行业协会及专家力挺茅台
针对近日沸沸扬扬的“网友‘水晶皇’送检茅台酒”事件,12月12日,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就塑化剂相关问题召开媒体见面会,就公众所关心的问题与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及国内相关专家进行交流。
此前,相关部门对茅台酒抽检结果表明,贵州茅台酒没有塑化剂含量超标现象。贵州省质监部门抽取12批次茅台酒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茅台酒塑化剂未超临时限量值。贵州质监部门对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专项检查,未发现人为非法添加行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已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排查,进一步改进了工艺和装备质量,完善企业质量管理内控体系,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纳入了产品出厂检验项目。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王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全国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熊正河、北京大学教授李可基等相关领域专家以及贵州茅台部分高管出席见面会。
贵州茅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十年来,茅台构建并完善了以预警平台、研发平台和监控平台相互联动的食品安全预警、监控系统。收集、整理、解读国际国内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权威机构共同建立酒类食品安全信息分析合作机制,从原料到产品生产及销售进行监控及识别,建立先进食品安全预警平台。茅台拥有国际先进检测设备以及实力强大的技术团队,有能力保证茅台酒品质与食品安全。
在日前发布的公告中,贵州茅台表示,公司长期以来坚持以质求存,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外加物质。公司对原辅料、与酒接触器具、在制品和产品实行全过程监控,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研发和监控体系,公司所有原辅材料、与酒接触器具和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
据介绍,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发生后,贵州茅台高度重视,对公司生产过程进行了全面筛查和风险评估,针对筛查和评估结果科学有序地推进改进,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过程工艺水平和装备质量,将塑化剂指标纳入了质量监控体系并严格监控。根据公司自查及与权威检测机构比对结果,公司出厂产品塑化剂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监管部门限量要求。茅台还将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对外合作、推进技术创新,更加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监控能力和水平。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强调,六十多年来,茅台人历尽艰辛,励精图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未失去过自信,才成就了今天的国酒事业,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按既定战略,把茅台这一民族精品不断做大、做强、做久、做优、做美,努力提升国酒茅台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的地位,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袁仁国在会上感谢网友“水晶皇”的同时,也提醒说:白酒行业发展了几千年,不会因为个别人的质疑就衰落。他还表示白酒的塑化剂本来不是问题,有人想利用大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关切的心理,把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利用和放大食品安全问题,制造公众恐慌,打击中国的白酒行业,损害投资者利益,从中牟利。
袁仁国同时也证实了有记者提出的“茅台已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建议,尽快出台有关白酒塑化剂的标准。”的情况。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王琦在会上表示,茅台酒的产品全部符合国家的规定, 551号文,不是专门针对白酒的,我们建议政府在食品安全大的前提下,抓紧制定标准,使我们企业和行业执行。此前的报告中提到的“高档酒塑化剂含量越高,低档酒越低”,实际情况是“(含量)是跟塑料管道和容器里停留时间的多少和频次有关系,跟高档酒和低档酒毫无关系”。对于这种文字上的错误,王琦在会上特意做出说明。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说,此次针对白酒行业的“塑化剂风波”本不是一个问题,是人为“制造”出来的问题,部分白酒中检测出微量的塑化剂成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是这不能证明白酒企业生产了不安全的食品。
北大教授李可基认为,卫生部的551函将所有食品中塑化剂含量用同一个简单的数值来规范,本身就是匆忙应急的,是粗线条,也是不够科学的。
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在回答记者塑化剂是否可增加白酒老味、产生挂杯效果时说,目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表明在白酒添加塑化剂能增加白酒老味、挂杯效果,白酒挂杯是由白酒中水、酒精、风味物质达到一定密度后形成的自然现象,而白酒老味是储存到一定年限后自然形成。塑化剂有塑料味道,不可能改进酒的口感。
而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则直言,外界质疑茅台塑化剂超标让他“非常痛心”。“我做白酒几十年,生产工艺我最熟悉。只有疯子才会给白酒添塑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