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百年张裕的“新味道”

2007-08-20 09:20 企业新闻
张裕人一边酿造美酒,一边酝酿自己的酒文化,如今,张裕在自己的葡萄酒中又溶入了一种新味道:信息化 “走
  张裕人一边酿造美酒,一边酝酿自己的酒文化,如今,张裕在自己的葡萄酒中又溶入了一种新味道:信息化

  “走进中国的葡萄酒世界,我们会发现,在中国葡萄酒史的众多第一前面,都写着两个字:张裕。”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CIO孙炳明面对《互联网周刊》记者不无自豪。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葡萄种植、酿酒历史可以上溯到汉朝,但葡萄酒的工业化生产是以张裕公司为开端的。1892年,烟台张裕公司成立,开创了我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先河。1896年,张裕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了中国第一批葡萄酒。1905年,张裕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地下大酒窖。1912年,孙中山先生亲临张裕公司参观,题赠“品重醴泉”四字,对张裕葡萄酒给予了高度评价。上个世纪90年代,江泽民总书记曾视察张裕并题词:“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走过的岁月足以让张裕人自豪。

  在酿造酒文化的同时,张裕的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的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大型一级企业,有职工4000余人,总资产22.9亿元,净资产14.8亿元,主要产品有葡萄酒、白兰地、香槟酒、保健酒、中成药、粮食白酒、矿泉水和玻璃制瓶八大系列几十个品种,年生产能力8万余吨,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马来西亚、美国、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相关机构调查,1997年~2000年张裕产品的综合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稳居葡萄酒行业第一名。

  随着规模和产量的不断扩大,百年张裕也遇到了新的难题:分销。

  喜中之忧

  2000年,张裕实现销售收入16.6亿元,利税3.5亿元,这是一个令公司领导和公司员工都十分振奋的成绩,“但是喜中也有忧。”孙炳明说,“张裕公司的销售网络非常庞大,2000年的时候在全国已经建立了20多家分公司和200多个办事处,通过3级营销体系的建设和实施积极的营销政策,极大地扩张了张裕的市场份额,提高了张裕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各地广泛布点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由于各地机构众多,靠电话和传真进行信息反馈,速度很慢,张裕各分公司和办事处的销售、库存、客户资料、应收账款等信息很难在短时间内反馈到总部,出来的销售数据往往是十天半月之前的,数据准不准也是个问题,“更不要说信息分析了”。这始终是张裕高层领导的一块心病。

  同时,分销机构的广泛设立,也带来了总部管理控制方面的困难。销售总公司对分销机构的管控力度有限,有些机构天高皇帝远,总部管理起来有些力不从心。销售渠道上的资金占压比较严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由于分销管理的不到位,每年造成的无形损失非常大。

  “应该说我们张裕的营销管理理念和体系是比较先进的,但仍旧存在上述主要问题。这引起了公司高层领导的关注和思考。显然,依靠现有的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渠道规模和管理要求,必须寻找更先进的管理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孙炳明这样介绍当时的情形。

  那么什么才是更先进的管理手段呢?

  张裕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民族企业,但张裕的作风是不拖泥带水的,想好了,认可了,立即付诸行动。可是信息化道路对张裕来说依然是一个很慎重的问题,它涉及到巨大的投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反复论证了许多遍,结论是:信息化是必然之选。

  选料与酝酿

  在地球上南北纬30度~50度之间的地带,无论从土壤、气候、光照、水分和地理位置各方面都最适合酿酒葡萄的生长。法国如此,烟台亦如此。在酿酒行业中,有“葡萄酒的质量70%来自于葡萄,30%来自于工艺处理”的说法。张裕的信息化选型工作也如同选葡萄原料一样慎重。

  张裕的信息化之路,最早可以溯源到1993年,几台微机、简单的数据库,是当时信息化的写照。当时的张裕年收入为几千万元,全国有20多个办事处,总部销售部业务员也只有30多个。而这次针对分销管理的信息化选型,投资巨大,规划详尽,建设目的也更为明确。

  2001年10月,张裕进行了系统招标,国内有多家实力较强的大软件公司参与竞争,通过比较方案,最后张裕选择了浪潮通软的DRP(销售与分销系统)。“我们觉得该公司的系统方案比较先进,比较适合张裕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要求。当时我们还参考了同城的烟台荣昌制药的信息化案例,发现制药和酿酒行业在生产流程、分销管理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因此可以借鉴其经验。”孙炳明作为招标小组的成员,参加了招标、评标、选型的全过程。

  “另外,考虑到浪潮通软是山东的企业,项目实施维护也比较方便,本地有这么好的企业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呢?”在招标过程中,孙炳明并没有刻意排除张裕的“山东情结”。

  葡萄的挑选是非常精细的工作,而优质葡萄能否酿出好酒则取决于酿酒师的经验和技能。信息化同样如此。

  2002年,张裕的信息化项目开始实施。与很多国内大型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方法相似,张裕也采取了“分步实施”的策略,并且由公司主要领导挂帅,以保证信息化项目的平稳进行。销售与分销系统首先在总部进行试点,运行顺畅之后,又逐步在全国9个分公司上线,接下来将会覆盖整个营销网络。

  出桶的新味道

  果汁经过发酵,里面的糖份转化成酒精,而葡萄果实中原来所含的天然物质也起了微妙的变化。再经过倒桶、除渣之后,装入橡木桶陈年,陈年两年以上方可出桶装瓶。张裕的信息化从选型到建设前后历时超过一年,并且上至公司领导,下至员工全部参与进来,显然也是一项耗时费工的工程。那么,张裕葡萄酒的这种“新味道”如何呢?

  孙炳明为我们详解了分销系统上线后的新变化。

  “这套系统解决了我们分销上的大问题。现在,坐在销售总公司的办公室里,只需轻轻地点击鼠标,按几下键盘,就能及时准确地查询、汇总、分析任意时间范围的各个产品品种的销售状况,了解各类产品在全国市场的销售分布,分析产品的销售情况,各个品种的产品在各地的库存状况也一目了然,各地的公司如同在眼前一样。由于掌握了这些信息,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异地仓库之间的产品转移,提高商品周转速度,降低在库量和仓储损失。这些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销售统计员即使天天加班也统计不出来这些数据,是信息化让它成为了现实。”

  分销系统的上线,也消除了张裕市场扩张的后顾之忧。2003年,张裕的分公司数量从2000年的24家增加到35家,办事处则从200多家翻了一番,达到400多家。分支机构增多,管理难度相对以前却大大下降了,孙炳明表示:“通过实施这套系统,我们能够实时监控各区域的客户及应收情况,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应收风险、加强了客户关系,特别是杜绝了销售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和一些管理漏洞,加强了集团管控力度和对分支机构的震慑力。”

  “可以说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我们延伸了管理半径,规范了业务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其作用不是能用投入产出来衡量的。”孙炳明深有感触地总结道。

  据了解,从国家政策来看,葡萄酒和水果酒将是我国酿酒行业的发展重点。根据我国葡萄酒发展“十五”规划,近10年内我国每年将增产5万吨葡萄酒,增加酿酒葡萄种植面积5万亩。

  “信息化是机遇,也是压力。”孙炳明坦言,“2001年~2005年是张裕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期间,公司将加快与国际接轨,壮大主导产业,以信息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张裕继续保持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领先地位,力争成为国际葡萄酒行业的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