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景山河黄酒
多次读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对这一名篇的磅礴气势、高阔意境以及优美的音韵,我皆十分欢喜。早已渴望到岳阳楼一游。待亲临其境,与之相印证,方能够真正从巴陵胜景之中,深深体味到这古今悲喜之情。
我怀着万分期盼的心情终于2011年初春来到了心仪已久、位于湖南岳阳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北宋大家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仅369字即造就了这座古楼永垂不朽。余秋雨先生说该文使读过之人的“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诚然不虚。三楼楹联中有我最景仰的中国浪漫派诗人平生所写的唯一对联,仅仅8个字:“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一语道尽洞庭美景的玄机。如今我亲自站在这个名垂千古的岳阳楼上,看烟波浩瀚、湖天一色,“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我的右侧方则是三国时代的小乔墓,墓园正面刻有宋朝大词人苏东坡的手迹“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笔势苍逸,却让我想起了另一首唐朝诗人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和毛泽东先生的“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滕王阁、黄鹤)如今就只剩岳阳楼还保持着原址原貌了,历代名人的诗歌、词赋、楹联、碑刻、绘画等在此地引起后人发思古之幽情。“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触景生情,有情斯有文,情随文引,有情斯有景——正是《岳阳楼记》成就了岳阳楼,可见文学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和渊远流长啊!
这次亲游岳阳楼,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就是范仲淹本人大概从来没有到过岳阳(当时称作“巴陵”),甚至可能从来没有看过洞庭湖。仕途不顺的滕子京在庆历6年(1046年)重修岳阳楼竣工后,写了一封信给当时同样被贬到河南郑州的知己范仲淹,描述岳阳楼的情况和重建的经过,另外并抄录了历代名人吟咏该楼的诗词歌赋,再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产自岳阳的黄酒,要求好友为岳阳楼“作文以记之”(鄙人有幸在洞庭湖边的汴河街喝到过此黄酒的本地现代版本:胜景山河黄酒)。范仲淹本是江苏吴县人,他对湖景的描述如此真切,很可能是在喝过岳阳的黄酒之后,酒醉微醺把太湖的景象移花接木到洞庭湖上了(另有一说范仲淹少年时期在湖南安乡看过洞庭湖)。不论如何,范氏只是把岳阳楼当作酒杯,注入的却是自己胸怀和抱负,期与心情抑郁的天下文人们共勉——“微斯人,吾谁与归”。唉!这世间雕龙刻凤虚有其表的酒杯何其多,缺的反而是好酒而已。岳阳楼的这一杯美酒,就不分两岸共饮了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