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过后的赖茅市场格局
西汉时期,今茅台镇一带开始酿酒。
清朝乾隆年间,形成了茅台酒的独特工艺。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战乱等原因,茅台镇仅剩三家酒坊生产茅台酒,即华姓开办的“成义酒坊”、王姓开办的“荣和酒坊”和赖姓开办的“恒兴酒坊”。
1953年,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三家酒坊被合并并划归国有,创建了国营茅台酒厂。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赖茅”停产。
改革开放以后,赖氏家族的后人纷纷下海,各自成立酒业公司,纷纷生产“赖茅”。
1988年,茅台酒厂成功注册“赖茅”商标。之后,赖氏家族的“赖茅”全部下柜。
2003年,有企业以茅台酒厂连续三年未使用商标为由,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撤销商标。
2005年,“赖茅”商标被撤销。之后,“赖茅”重新回到市场。
2013年,央视曝光了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售卖假“赖茅”的现象。上百个打着“赖茅”旗号的厂家,生产着几千种“赖茅”,品牌、价格极为混乱。
众酒商争食“赖茅”带来的财富盛宴引发了赖茅市场持久的乱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群雄”并起,各自打着老字号的旗号割据四方。其中不乏“奸雄”、“贼雄”——不少杂牌赖茅厂商不计成本的透支赖茅的品牌价值,其生产的“赖茅”根本不在茅台镇生产,它们有的在贵阳市、遵义市生产,甚至在广东、湖北、四川等外省生产;除产地鱼目混杂,其定价体系也非常混乱,更有甚者,将酱香白酒始祖赖茅“生产成”浓香型白酒,委实令人啼笑皆非。
通过此次央视曝光,这场闹剧式的乱战终将结束。在新的市场征伐中,谁将会取得话语权,赖茅市场格局会否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市场格局,据赖嘉荣酒业的工作人员调查,现有的“赖茅”中,赖嘉荣嫡系子孙的产品占销量的74%。整个酱香白酒市场的实际占比如下:
当中茅台酒业主要占有高端酱酒市场,然而随着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品质相当、价格实惠的赖茅越来越受大众的青睐,这也引发了茅台酒业的虎视眈眈。据闻,近期茅台再次申请了“赖茅”商标,且极可能会最终取得。按茅台酒业的说法,此举只是为了保护“赖茅”商标,不会生产赖氏茅酒。但就“赖茅”的庞大市场来看,不排除茅台酒业顺利获得“赖茅”商标后,可能会自行或筹建新平台生产茅台系赖氏茅酒。若果真如此,赖茅市场将形成两强鼎立之势:以赖嘉荣酒业为主的赖氏茅酒和茅台系“赖茅”。若茅台酒业果真悬空“赖茅”商标,则将由赖氏茅酒一统赖茅江湖。
其实对赖氏后人来说,“赖茅”商标名花有主,并不是坏事。赖茅的释义是赖氏茅酒,核心是“酱香始祖”、“赖茅鼻祖”赖嘉荣开创的酱酒文化的历史传承,并不简单在于“赖茅”商标的归属。无论“赖茅”商标何去何从,可以肯定的是杂牌“赖茅”必将被逼退市场,而赖氏系字号旗下的“赖嘉荣”等品牌将顺势崛起。杂牌“赖茅”的退出会腾出27亿规模的现有市场,再加上未来赖茅市场正规化后,消费者对赖茅的认知感加强从而带来的增量市场,谨慎估计赖茅市场总量将达到130亿的规模。
从群雄逐鹿到强强争霸,鱼龙混杂到正本清源,对赖氏系字号来说正当其时。那么在现有的几个赖氏商标中,到底谁主沉浮。行内专家一致认为在赖字号商标里一定会脱颖而出一个品牌,主导赖氏的百年佳酿。目前来看,赖氏商标中以 “赖嘉荣”最具品牌高度。主要在于“赖嘉荣”厂商赖嘉荣酒业是赖嘉荣后裔中最早在茅台镇建厂,最早拥有茅台镇合法手续《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市场调研的结果显示“赖嘉荣”口碑极佳,渠道规范。在市场运营上,由于“赖嘉荣”商标本身就占据了天时、地利和制高点,“赖嘉荣”品牌化操作特点十分鲜明。鉴于赖嘉荣酒业已具先发优势,在可预见的将来, “赖嘉荣”应会一枝独秀,在新的丛林法则下占驻市场主导地位,于新一轮角逐中拔得头筹。
赖茅市场新篇即将开启,赖茅的灵魂不会变,赖茅的市场却会演变,变得更正规,变得更让大众放心。作为广大消费者的我们,期待硝烟过后,喝上真正的历经百年沧桑的酱酒,也期待作为“酱香始祖”、“赖茅鼻祖”的赖嘉荣酒业在新的市场格局下一如既往的传承赖茅历史文化,酿造有故事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