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也掀起了对“假洋水果”的热议
如此多的“假洋水果”会对国内水果产业造成怎样冲击?又应该如何应对?南方农村报记者随后进行了采访。
冒充进口身价翻番
进口水果作假现象由来已久。易干军介绍,消费者一直认为凡是“洋水果”品质都比国产的好,是优质的代名词。这给了无良商家利用的机会,以国产冒进口,假洋水果现象越来越多。换上“洋标签”后,这些水果的价格翻倍上涨。
那为何一直没有人捅破这层“画皮”?易干军认为,主要是由于这种现象几乎不会带来像食品安全那样负面的影响。
他介绍,其实并非所有国产水果都被洋化。一般都是些偏门,或者是等次较高的品种,如标称为“泰国莲雾”、“墨西哥牛油果”、“印尼蛇皮果”、“夏威夷木瓜”、“美国新奇士橙”、“菲律宾香蕉”、“加州红葡萄”等。这些都是国内生产的,进口的很少。比如夏威夷木瓜,实际上就是中山、番禺一带生产的番木瓜;而菲律宾香蕉,实际上就是海南蕉。
果农无法从中获益
国产水果冒充进口货,谁是最大受益者呢?易干军表示,毋庸置疑肯定是商家和超市。
他介绍,冒充进口水果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优良的国产水果挑拣出来后,重新包装,贴上洋标签。作为其中的操作手,商家和超市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消费者无法从水果外包装、外观、色泽和口感上辨别出与进口果的差别,用进口果的钱买国产果,利益当然受损。对于普通种植者来说,收购价根本不会因此升高,无法从中获益。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对国内水果产业势必造成很大冲击。易干军说,这一现象出现其实也说明了我国的水果品质已经大为提升。经过多年的品种改良和技术改进,如今国产水果足可与洋水果的品质抗衡,甚至一些国产水果品种更优于进口水果,关键是市民应提升对“国货”的信任,给予国产水果更多的发展空间。
他认为,假“洋水果”主要影响的是国产水果的品牌。大家都去追捧洋水果了,谁还会记住国内有什么名优水果?对此,销售企业应以国产水果品牌化为目标,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果农也应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着重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而不应靠“贴洋标签”给自己涨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