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后市——糖价短期震荡,年内仍有望新高

和讯网 2011-04-29 16:37 糖类
甘蔗的提高对蔗农扩种积极性提升不大,480元/吨的甘蔗收购价也仅能让蔗农继续种甘蔗;单产、含糖分的提高

  甘蔗的提高对蔗农扩种积极性提升不大,480元/吨的甘蔗收购价也仅能让蔗农继续种甘蔗;单产、含糖分的提高有待水利设施、蔗种的完善和推广;产糖料则需要制糖工艺的进步优化,而这些都非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但作为日常调味剂的糖还是要吃,所以糖价会继续围着7000飞一会儿,年内或许飞得更高。

  替代品糖――食品安全提上日程,替代作用有限

  从2005/2006榨季开始,期末库存先升高后降低,2010/11榨季预计期末库存消费比甚至降到了1.11%。这有利于糖价保持在较高平台上,再回到5000以下的低糖价的可能性不大。

  但另一方面,高糖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预计在2010/11榨季我国食糖消费总量为1350,略低于上一年度的1379。淀粉糖可能以低价优势挤占食糖的消费市场,预计2011年达到220万吨。

  但总的看,由于我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用糖企业也会谨慎对待,淀粉糖替代量有限。预计未来1-2年,对食糖的消费需求持平略减少,糖消费总量相对食糖产量的减少仍会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未来糖价依然受供应端影响更大。如果供应量不能有效提高,糖价在7000甚至更高的价格上运行将会成为常态。

  过去4年里,昆明糖会召开后3跌1涨。先不说4年时间无法涵盖糖产量变动周期,且统计小样本本身就注定了较大的预测偏差;从连续3年减产成为现实,生产成本提高,来年增产难度增大的种种看,或许今年小概率事件又将发生。

  06/07和07/08年处于产量上升周期,并在07/08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增产则价格走低;而08/09和09/10年则连续减产,减产效应在08/09榨季的价格上反应明显,糖会后出现了上涨,而09/10榨季的下跌则更多可以看作在2010年初创出历史高价的背景下的合理回调。2010/11榨季产糖预计仅为1045-1050万吨,减产成为事实,而目前价格已经在7000-7200稳定运行长达3个月之久,价格之高,时间之长,史无前例。清晰的阿拉伯数字告诉我们,低糖价的历史正在改写。按照糖协等领导的讲话,“目前价格稳定在7000,是对过去低价的修正,再回到以前的价格很难;糖价在7000元/吨或者更高,将是合理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糖消费市场的扩大,国家应该下大力度保证供给;国际货币流入,国内单方面收缩货币政策的意义不大;工资水平翻番,物价易涨难跌。”

  可见,价格变动的背后是供需量的平衡关系变动。对消费相对稳定的食糖,供应量的变动牵动了糖价的走向,而非糖会果然“一语成谶”。

  糖厂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影响现货价格,从而获得更加丰厚的利润。但今非昔比,糖厂的操作手法也随着大环境而变化。08年金融危机,经济受到重创,糖需求疲弱。基本面不支持糖价走高,糖厂多抛空,套期保值,力争将价格稳定在较高位置;2009年至今期糖延续了近两年的牛市,一方面是资金面的充裕,另一方面与糖连年减产导致市场对糖达成 “供不应求“普遍预期而一直做多也密不可分。尤其是中国的糖产区集中,糖现货掌握在少数大型企业手中,糖企易于形成价格同盟,集体哄抬糖价。2010年11月国家三令五申之下,糖价虽下跌15%,但很快就回到7000以上,并在2011年年初创历史新高,从这里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