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闽东茶叶迅猛发展的序幕

食品产业网 2010-12-08 16:57 茶叶
闽东茶叶迅猛发展的序幕-食品产业网
 
  1846年,一艘英国船悄悄地行驶在闽东的海面上。这艘编号为74的船只正在对三都澳进行勘测并绘制了航海地图。

  资料显示,三都澳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城东南面,距城30公里,为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这里由三都、青山、斗帽、白匏、鸡公山等5个单岛和1个城澳半岛、14个屿、17个礁、5处滩涂以及官井洋、复鼎洋组成。岛屿连缀,水深波平,腹大口小,能停泊数十万吨巨轮,是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

  当然,在当时,这里还是交通不便的偏远之岛,即便五口通商之后,这里依然是无人关注之处。为什么英国人突然关注此地?这一切是由什么引起的?

  当时沿海一带已经有香港、广州、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各种配套设施上已很完善。重新开辟一处港口,显然是成本非常巨大的事,为什么列强突然对此感兴趣?当时闽东一带交通不便,物产也并不丰富,开设港口后,前景会被看好吗?

  这一切疑问在52年后的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慢慢揭开!由于列强的强烈要求,以及清政府为了偿还外债的需要,1898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三都澳口岸对外开放。这一开放,拉开了闽东茶叶迅猛发展的序幕。

  洋人的动作相当快,也就是在这一年,意大利在这里设领事馆,英国修建了杂货码头和油码头,美国也修了油码头。岛上还建有“美孚”“德士古”“亚细亚”等油库。嗣后,英、美、德、俄、日、荷、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13个国家在此设公司或洋行23家。国内轮船公司和中央、交通、农民三大银行也在此设立分公司或分行。广东、江苏、福州、宁波及古田、福安、宁德城关的官僚地主、资本家也纷纷前来三都岛占地开业,总计有36家之多。

  三都澳的发展势头如此之好,清政府估计是有点意外,但反应也不慢。第二年,清政府便在三都澳设置了福海关,这也是当时福建三大海关之一(其他为闽海关、厦海关)。

  据《1899年海关贸易报告》记载:“闽东各县茶叶荟萃于此,成为天然中心,年达三十万箱。”从这份史料来看,清政府也是获益良多的。而我们关注的是:30万箱是个什么概念?福海关在闽东茶叶乃至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究竟占据了什么样的重要位置?

  我们都知道闽东在福建产茶历史最悠久,名茶辈出,茶类繁多,品质优异,早在唐朝中叶始制茶。宁德建县(933)前西乡(今洋中一带)天山茶区就采造“腊面”贡茶;明代有源于唐朝的宁德天山茶(含支提茶、贡品“芽茶”)、福鼎“太姥绿雪芽”等名茶;清后期又有“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红茶、“白毫银针”等名品。

  但真正象征闽东茶叶走向世界的,恰恰是福海关设置前仅仅数十年才开发出的“坦洋工夫”以及设置后才试种成功的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