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荣成的茶馆生意非常火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老荣成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有了热得快、饮水机,茶馆才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老荣成县城驻地,在现在山东省荣成市成山镇。其最早的茶馆是清朝晚期成山二村人李祥子开的祥子茶馆。据今年78岁的成山四村开了五六十年理发馆的于锡林先生讲:听老人说,祥子茶馆的原址在城里南北大街道东泰山楼的南侧,坐东朝西,即现在的成山镇中心幼儿园西的拐弯处,是当年老县衙西的黄金地段,当时为三间海草房。李祥子从一里多地的城内东北角“韩公井”里取水烧茶,烧水时用舀子将水灌到平底的大铜壶里,放在七星灶炉上,灶下点燃木柴、拉风箱烧水。
老人们回忆:祥子茶馆烧水的炉灶长1.9米、宽0.6米、高0.8米,用砖砌而成。上面有七个等距离的炉灶,放置用铜打制的烧水大铜壶。三间海草房,一间用来烧水,屋内还安放着一张收现款和茶牌的八仙桌及一把半圆形背椅子,里面两间,放置几张八仙桌、六仙桌和长条凳子,用来接待茶客。祥子的茶馆正像《沙家浜》所描述的“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1944年十月初一,日本鬼子的飞机向城里扔炸弹,李祥子当时在茶馆里,被炸弹当场炸死。祥子茶馆随之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老荣成与“祥子茶馆”同时代的茶馆还有“胜子茶馆”。胜子茶馆的主人是成山镇黄埠山前村人刘胜子。因茶馆的生意红火,胜子茶馆也就深深地烙印在后人的记忆里。
胜子茶馆遗址在老衙门南面的成山一村吉市胡同的北口。辛亥革命时期,保皇党监禁民主革命者,其中22个遇难革命党人中,死而复生的李悫棠在《遭险纪略》中提到的董看守煮茶用的热水,就是胜子茶馆烧的。南乡乡兵攻城逮捕革命党的消息,也是从胜子茶馆传出让看监的刘四小子(真实姓名刘永泉)知道,飞奔跑去报信才救出了鞠思敏(鞠思敏,名承颖,字思敏,1872年生于荣成市成山镇成山一村老县衙前的鞠家胡同,1944年病逝于济南,民国时期山东四大教育家之首,被誉为“山东的蔡元培”)。
在老荣成开了17年茶馆,现年77岁的李玉华(外号阿庆嫂)老大妈讲:当时,一分钱一壶水,一毛钱买十壶水。有的是喝茶的常客,自带茶叶或另买茶叶,付五分钱就可喝一整天水。开始是一分钱一壶,后来涨到一分五一壶,再后来涨到了二分钱一壶。城里经常喝茶的人家还可买茶牌,二分钱一个茶牌,一毛钱买五个茶牌,打开水时,付一个茶牌,打一暖瓶水回家泡茶。一白铁壶可装3暖瓶水。一车水要卖1块2毛钱。李玉华当时烧水一天挣生产队8分工,她一干就是17年。在成山四村茶馆专事推水的78岁李礼麟老人讲,他一小车绑推5担(10铁桶)水,1铁桶盛水三十七八斤,1趟推370—380斤,一天平均推七八趟,最多一天推过23趟水。天不亮两三点就起床,到东门外裕良井里舀水,渗的水都不够舀的。
老荣成茶馆生意很红火,天一亮就有人到茶馆打热水,上午下午多个茶馆总是人满为患,以老人为多,喝茶聊天,谈天说地,打骂取乐,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场所。
旧时老荣成百姓烧草奇缺,自己在家烧水,还不如到茶馆买壶水,既节省又方便。这也是茶馆从明朝建卫、清代设县以至民国长盛不衰延续下来的原因。
成山四村现年71岁的刘玉凤大妈开的玉凤茶馆,是老荣成最后的一家茶馆,她烧水用的是立式高效节能茶水炉。值得庆幸的是,玉凤茶馆的烧水炉,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刘大妈家中的储藏室里。刘大妈讲,她是1989年买的开水炉,干到1994年,她的老伴曲喜顺先生过世后她没了帮手才停了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有了空心夹层白铁烧水壶、热得快、饮水机等,茶馆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新兴的茶庄则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