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海青镇“万亩茶园越冬”采用大棚取暖,效益翻倍

大众日报 2012-02-15 09:19 茶叶
海青镇万亩茶园越冬采用 大棚 取暖,效益翻倍 2月3日,胶南市海青镇后河西村村民李秀贵正在侍弄着自己的一

  海青镇“万亩茶园越冬”采用大棚取暖,效益翻倍

  2月3日,胶南市海青镇后河西村村民李秀贵正在侍弄着自己的一亩拱棚茶园。他告诉记者:“我自己家里有三亩茶园,一个一亩的大棚,还有两个小棚。2010年春天,由于没有扣棚,这三亩茶园基本上全部被冻死了,当年的损失可能得有万把块钱。”

李秀贵所说的“扣棚”实际上是2011年胶南市农业部门推广的茶叶设施越冬技术。2011年,胶南市以海青镇为中心的绿茶产业核心区新发展绿茶600亩,全市茶园面积达6.9万亩,占全青岛市的72%,是青岛绿茶的主产区,年产量854吨(其中,春茶153吨),实现产值2亿元,

但胶南市茶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每年越冬时节的冻害比较严重,在实施越冬防护之前,每年的三四月份,全市的茶园都会陷入一片枯黄,茶芽需要全部剪掉,给茶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011年,胶南市农业局开展“万亩茶园越冬”设施化改造,采用大棚取暖以及生态复合型茶园如茶林间作等方式有效保护茶树。在海青等镇重点发展茶叶设施化栽培,大力推广茶叶设施越冬技术,联合市财政出台了《关于鼓励茶叶固定化设施栽培的补充意见》。全市新发展绿茶保护地栽培和无性系茶园1.2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230亩,固定化设施栽培3941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茶叶设施越冬技术的具体效益如何?胶南市农业局茶叶技术指导站站长张续周以2010年冬2011年春在海青镇河东村茶园的实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年生茶园常规越冬防护方式(浇越冬水,施越冬基肥、茶行覆草),2011年春茶颗粒无收。产出投入比为零;3年生茶园大拱棚越冬防护亩总投入10365元,2011年春茶亩产鲜叶50公斤,按市场时价176元/公斤计,共收入8800元,产出/投入=0.85;7年生投产茶园大拱棚越冬防护亩总投入10445元,2011年春茶亩产鲜叶90.5公斤,按176元/公斤计,共收入15928元,产出/投入=1.53。当年春茶收回投资。

李秀贵对此深有体会:“往年的越冬措施基本就是看天吃饭,茶叶的生长温度在零下7摄氏度以下就不抗冻了,扣棚后,茶叶发芽早,可以提前上市,没扣之前最早是4月20日左右,而扣棚则可以提前一个月时间,这样就能早见效益,今年预计效益能实现翻倍。”

设施化改造的具体过程中,为减轻茶农负担,胶南市借助青岛市的相关配套政策出台了市镇两级的财政补贴政策:对符合建设标准要求的,钢架大拱棚每个标准棚(棚内面积0.7亩)补贴5000元,简易大拱棚每亩2000元;对符合建设标准要求的小拱棚,每亩补贴250元。享受该补贴政策的茶园也不影响青岛市级以上有关补贴政策。

青镇后河西村党支部书记李召文说:“我们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共有茶园1000多亩,目前扣棚的大概有两三百亩,一亩大棚的造价在8000—9000元之间,青岛、胶南和海青镇三级财政补助后,村民只需要拿2000元钱左右,我们村打算在2012年再发展1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