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出口须加强源头监管 2012-06-07
中国茶叶出口须加强源头监管 2012-06-07
近日,记者从中国茶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数量、金额屡创新高,但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掣肘因素凸显,加之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茶叶出口行业遭到严峻挑战。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食土商会)副会长杨胜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我国出口产品压力较大,全球经济不景气,同时国内内需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在此背景下任何商品的贸易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茶叶是个性化农产品,其需求相对其他产品更具稳定性,因此今年我国茶叶总体出口将比较稳定,数量将稳中有升。不过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出口价格会存在一定变数。
进口国农残检测标准不断提高
茶叶进口国农药残留检测标准不断提高成为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由于欧洲、日本农残检测指标多、变化快,国内企业检测成本和出口风险增加,对欧盟和日本出口明显减少。
据了解,摩洛哥、美国和俄罗斯等国也正在酝酿出台农残检测标准,日本则拟修改三唑磷等农药检验标准,进一步增加我国企业检测成本和出口风险,采购商订货也更加谨慎。一旦上述国家实施相关标准,将严重影响和冲击我国茶叶出口。
杨胜军告诉记者,从目前的国际形势看,日本、美国每年都出台进口食品检测新法规,而且检测规定日趋严格。茶叶当然不能独善其身,可以预见这些国家对进口茶叶的检测也会更加严格。“尤其是今年,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对我国农产品、食品等农残超标的违规通报有增多的趋势,因此保证我国出口茶叶的质量依然是全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杨胜军说。
针对目前进口国农残检测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食土商会建议,行业组织应及时了解、追踪出口市场农残标准变化,与政府主管部门、主营出口企业共同采取应对措施;针对有关国家试图通过提高茶叶农残检测标准,实施贸易“技术壁垒”的做法,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应通过有关渠道,据理力争,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
企业加强质量管控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茶叶种植面积197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云南是茶叶种植最多的省份,此外,四川、湖北、福建均超过20万公顷。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在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卫生控制体系,茶叶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的茉莉花茶生产企业,该公司总裁傅天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控制茶产品质量方面加强了源头的管控。据傅天甫介绍,该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有机茶叶种植基地,茶园内基本不使用农药。为了稳定花源,集团还建立了自己的茉莉花园,实施源头控制,确保产品的产量供给和较高的质量。同时企业建立了可追溯质量查询系统,进一步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在本次中国茶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表示,提高产品质量是茶叶出口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及销售国检测检验标准,真正做到“源头能控制、过程可追溯、质量有保证”。
食土商会建议,可以资助茶叶科研机构与贸易企业开展合作,依靠科技力量提升产品结构;改进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品特色与多样性,研制不同风味和功能的茶叶新产品;根据不同国家的消费需求习惯进行生产,增强我国茶叶整体竞争力;充分利用研究领域证实的茶叶保健功效,推动更多民众形成健康饮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