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杯中国茶展览
去年,带着50位中国原创设计师的80把坐具远赴米兰国际设计周,朱小杰策划的“坐下来”中国当代坐具展,让在场的欧洲人吃了一惊。展览开幕当天,安萨尔多中心500平方米的展厅内挤满了好奇的观众,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平面媒体《晚邮报》(Corriere della Sera)以“离中国有多近”为标题,用整版篇幅对中国当代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的集体亮相做了报道。在朱小杰看来,在世界三大设计展览之一、素有“全球设计趋势风向标”之称的米兰国际设计周有此斩获,摘掉“拷贝大国”帽子的重任算是取得初步胜利。
意大利当地时间2013年4月9日,为期六天的第52届米兰国际设计周拉开大幕。在安萨尔多中心,除了知名音乐人朱哲琴发起的“大中国的味道——两岸三地当代民艺设计展”,朱小杰策划的第二场“坐下来”展览,坐下来:品茶、品道、品设计——2013米兰设计周中国原创家居品牌及作品展也将揭开面纱。包括朱小杰本人在内的20名国内知名设计师,利用不同的审美元素、材料、技艺,为ACF、亚振、海上青花、春在、澳珀等品牌设计的茶桌、茶椅、茶具,也许会让欧洲人看到中国原创设计更安静的一面。
再次踏上征途之前,朱小杰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专访,讲述了他对这场展览的期待。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的“坐下来”除了坐具之外,还有茶几、书案等各种作品。这是去年“坐下来”的升级版吗?
朱小杰:今年给米兰带点什么新鲜礼物,我考虑了很久。“世界看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的发起人朱哲琴说,讲讲中国“吃”的文化也蛮好。当时,我脑海里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喝茶,龙井、乌龙、大红袍……先不表其色、味是何等微妙,单看这些茶的名字就已经诗意翩翩。今年1月,我在上海与另外两名设计师侯正光、杨明洁聊起这个策展的念头,不约而同也都想到了“坐下来喝杯茶”。
这不仅是巧合,中国人对茶普遍有很深的情结,后来的具体策展过程也证明了这个想法经得起推敲。茶桌、茶具、茶叶,饮茶的各个细节无不映射出中国古老的茶文化与当下生活的融合、与家具的融合、与手艺的融合。中国百姓平常、朴实的生活因为茶多了几分生动和灵气,充满了古老智慧和蓬勃朝气。中国原创设计师为饮茶做了大量的设计。在米兰,我希望用这些设计描绘出中国人最普通的日常方式,让人在体验饮茶的过程中,品悟朴实的设计之道、生活之道。
日报:除了作品的形式和内涵之外,和去年相比,今年在挑选展品时标准有什么不同?
朱小杰:去年我们是以设计师的作品为主,最大的目的,是让世界看看中国活跃的原创设计、看看中国设计师的思考方式,看看中国设计师对美的理解。今年展览以品牌为主。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设计行业,只有打出品牌,才可能让设计师有更好的发挥,持续创作出优秀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展示茶室设计,无论是手工制作,还是批量生产,都是可量产的商品。因为设计需要靠品牌支持,品牌需要出售商品获得发展。我们得承认,中国设计师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残酷的环境,山寨仍然还是“英雄”。很多设计师创立的品牌还没有盈利,但就是因为这样,更不能放弃设计和品牌。
日报:包括部分设计师在内,有人对“坐下来”的展览提出过质疑,比如,这个展览是场外展,究竟它会发挥多大的影响力?又比如,展览只有短短几天,它是否对推动中国原创设计具有持续影响?
朱小杰:官方披露过相关数字,位于米兰设计周场外展核心区托尔托纳地区的安萨尔多中心,在米兰设计周期间预计将有10万观众来此参观。
展览是一种交流,让世人增加彼此的了解,把各自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很多国家的设计就是通过展会交流被人们所认识的,比如,上世纪80年代,黑川雅之带了12把坐具参与米兰展,西方开始关注日本设计。我和那些提出质疑的人观点相反,正因为展览时间有限,所以只有持续不断地和国际设计界同行展开常态化的交流,才能让中国设计拥有国际话语权。
日报:除了参与国际交流之外,中国原创设计行业还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
朱小杰:中国原创设计也要努力,品牌对设计和产品的品质要提高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民族自尊的唤醒、全民审美的提高与媒体关注度的加深。我去年就跟你说过,我们祖先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明式家具让中华子孙骄傲到现在,中国人的身上有着做家具的天赋与基因,做好家具是应该的。但是,中国的设计一定会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别人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我们也需要西方设计界的认同,但不要刻意为之。中国的原创设计最终还是服务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不是为了取悦西方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