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麦价格高位整理8/17
近期小麦价格高位整理 涨势逐渐趋缓-食品产业网
近期国际麦价一天涨停一天跌停的“过山车”行情,令市场的关注程度骤然增加。在当前全球小麦储备充足的情况下,价格仍疯狂拉升,其中投机商和国际游资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经历了大涨大跌后,国际麦价基本维持高位整理,而同时国内小麦期现货价格也均维持相对稳定的走势,近期涨势明显趋缓。后期麦价将如何演绎?笔者分析如下:
国际麦价步入新区间 基金炒作不容忽视
自今年入夏以来,俄罗斯等全球重要小麦出口国接连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市场开始对全球小麦供应量担忧,国际投机力量趁势大肆炒作,CFTC基金净多头持仓大幅增加,指数基金持仓自2009年3月以来翻了一倍。随后的俄罗斯暂停禁止小麦及小麦产品的出口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更加刺激了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热情,国际小麦市场剧烈震荡,减产影响被放大。CBOT小麦期货8月6日创下23个月新高后的第二天便大跌7.4%,创下2009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近期,国际小麦投机客押注价格继续上涨的力量有所减缓,基金持仓净多单增长大幅缩减。鉴于美国小麦与玉米价差较大,玉米或将成为新的投资战场。虽然随着8月下旬俄罗斯小麦收割开始,后面的炒作应该基本结束,但是不排除国际市场游资发掘新的炒作热点,如澳大利亚小麦生产情况等来拉升价格。从国际小麦价格的历史来看,CBOT小麦期价自2007—2008年大幅上涨前一直长期维持在4美元/蒲之下,但从2008年至今的价格却未跌至原来的长期水平以下。可以大胆预测,在目前较为特殊的国际宏观经济背景下,在经历了今年的大幅上涨后,未来的国际小麦价格将步入一个新的区间,即使短期调整也难改长期走稳的趋势。
国际小麦期价大涨对国内不能构成直接影响
在国际小麦价格大幅拉升期间,国内小麦期货价格也走出了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仿佛是交相呼应一般;但仔细分析来看,国内麦价的上涨和国际却又仿佛并无直接关系。从海关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小麦88.77万吨,出口数量基本为零。由于在过去的1个多月时间里,国际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因此进口小麦价格相对于国内来说偏高。据中华粮网测算,8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744元/吨,比国内类似品质小麦价格高出400元/吨左右,即使考虑质量差价后,价差也有300元/吨之高,进口无利可图。由此可以预测,近两个月的进口量也将会出现大幅减少,所以国际高麦价向国内传导的情况近期发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国家近几年执行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小麦,而强筋小麦不免被政策淡化的命运,农民种植强筋小麦的积极性减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出现了大幅的缩减,因此相对应的期货可交割仓单数量也随之减少,借着国际麦价的“东风”一些投机资金配合炒作,使得前期并不太活跃的小麦期货一时间变成国内期货市场的明星品种。由此可见,国际小麦期价暴涨对国内难以形成实质性的冲击,更多的将体现在心理层面。
为稳定农产品价格 政府措施频出
在国内,谈到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不能不提国家政策。虽然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农产品价格可以有其自己的运行模式,但是它仍然要符合中国的农业大环境。7月底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仅7月28日一天国家发改委就联合多个部委一次性发布了三个政府文件,都跟农产品有关。分别涉及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机制、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关于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将严控利用灾害天气哄抬粮价,对违法企业执行取消政策性粮油收储资格,三年内不得从事政策性收购的处罚,对已经收购入库的要退出政策性库存统计,扣回费用利息补贴。发改委如此密集的发布涉农政策和信息,所指向的都与农产品价格调控密切相关,也凸显了政府稳定和管理粮食市场价格的决心。而在本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CPI同比上涨3.3%,创下21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8%。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市场强烈的看涨预期。虽然目前国家为保证经济增长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长期通胀的压力必然会使国家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令其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对于重中之重的农产品价格来说,国家会利用各种工具,可以相信的是,长期的结果必定是将价格控制在合理的波动区间内。
近期国内小麦现货价格稳中趋降
由于前期各粮食主体积极抢购,使得市场上的小麦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农民惜售,货源相对紧张。上周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麦进厂价1.055元/斤,优麦1.195元/斤;河南新乡地区普麦进厂价1.01元/斤,郑州优麦1.1元/斤;山东德州普麦进厂价1.05元/斤;江苏徐州地区普麦进厂价0.98元/斤。近期多数主产区普通小麦和优质小麦到厂价格均已基本稳定,部分地区较前几周有小幅回落,其中新乡普通小麦价格较前周回落20元/吨。主产区面粉和麸皮出厂价均基本稳定,虽然市场有看涨预期,但价格并没有回升的迹象。另据了解,前期江苏地区一向坚挺的红麦价格近期也有了一定的松动,一些前期按兵不动的贸易商近期也纷纷寻找买家,准备出手。种种迹象表明,现货价格在经历了前期的上涨后,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趋稳,收购初期的“一天一个价”的现象已经见不到了。
关注后期国内面粉消费情况
虽已立秋,但全国大部分地区仍保持伏暑天气,高温不减。当前,面粉消费处于相对淡季,麸皮价格低迷,面粉加工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采购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南销的小麦数量依旧不大。预计短期内面粉销量不会出现明显的增加,而出厂价上调的难度也较大。而国内小麦市场的供应却和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由于当前国家小麦库存较为充足,因此除了每周最低收购价小麦保持450万吨水平的投放外,还有不定期的专长交易会加大市场投放量。但是从近两周的托市小麦拍卖情况来看,成交率一般,成交不到一成,除了因为市场普遍认为投放的08、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质量不佳外,还因为陈麦进厂价格与新麦基本一致,在价格和品种上都没有竞争优势,并且近期加工企业热衷的红麦(混麦)投放较少,这些原因共同作用,使得市场成交率屡创新低。虽然目前还是面粉消费淡季,面粉厂从农户和小经纪人手中直接收购即可满足需求,但随着9月份开始天气逐渐转凉、各高校开学和中秋、国庆假期的来临,面粉需求或将摆脱目前低迷的状况。届时,加工企业将成为市场采购主体,市场采购气氛或将被重新点燃。不能忽视小麦现货价格因面粉需求转旺而出现的翘尾行情。
国际麦价步入新区间 基金炒作不容忽视
自今年入夏以来,俄罗斯等全球重要小麦出口国接连遭遇极端恶劣天气,市场开始对全球小麦供应量担忧,国际投机力量趁势大肆炒作,CFTC基金净多头持仓大幅增加,指数基金持仓自2009年3月以来翻了一倍。随后的俄罗斯暂停禁止小麦及小麦产品的出口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更加刺激了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热情,国际小麦市场剧烈震荡,减产影响被放大。CBOT小麦期货8月6日创下23个月新高后的第二天便大跌7.4%,创下2009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近期,国际小麦投机客押注价格继续上涨的力量有所减缓,基金持仓净多单增长大幅缩减。鉴于美国小麦与玉米价差较大,玉米或将成为新的投资战场。虽然随着8月下旬俄罗斯小麦收割开始,后面的炒作应该基本结束,但是不排除国际市场游资发掘新的炒作热点,如澳大利亚小麦生产情况等来拉升价格。从国际小麦价格的历史来看,CBOT小麦期价自2007—2008年大幅上涨前一直长期维持在4美元/蒲之下,但从2008年至今的价格却未跌至原来的长期水平以下。可以大胆预测,在目前较为特殊的国际宏观经济背景下,在经历了今年的大幅上涨后,未来的国际小麦价格将步入一个新的区间,即使短期调整也难改长期走稳的趋势。
国际小麦期价大涨对国内不能构成直接影响
在国际小麦价格大幅拉升期间,国内小麦期货价格也走出了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仿佛是交相呼应一般;但仔细分析来看,国内麦价的上涨和国际却又仿佛并无直接关系。从海关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小麦88.77万吨,出口数量基本为零。由于在过去的1个多月时间里,国际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因此进口小麦价格相对于国内来说偏高。据中华粮网测算,8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744元/吨,比国内类似品质小麦价格高出400元/吨左右,即使考虑质量差价后,价差也有300元/吨之高,进口无利可图。由此可以预测,近两个月的进口量也将会出现大幅减少,所以国际高麦价向国内传导的情况近期发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国家近几年执行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小麦,而强筋小麦不免被政策淡化的命运,农民种植强筋小麦的积极性减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出现了大幅的缩减,因此相对应的期货可交割仓单数量也随之减少,借着国际麦价的“东风”一些投机资金配合炒作,使得前期并不太活跃的小麦期货一时间变成国内期货市场的明星品种。由此可见,国际小麦期价暴涨对国内难以形成实质性的冲击,更多的将体现在心理层面。
为稳定农产品价格 政府措施频出
在国内,谈到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不能不提国家政策。虽然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农产品价格可以有其自己的运行模式,但是它仍然要符合中国的农业大环境。7月底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仅7月28日一天国家发改委就联合多个部委一次性发布了三个政府文件,都跟农产品有关。分别涉及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机制、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关于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将严控利用灾害天气哄抬粮价,对违法企业执行取消政策性粮油收储资格,三年内不得从事政策性收购的处罚,对已经收购入库的要退出政策性库存统计,扣回费用利息补贴。发改委如此密集的发布涉农政策和信息,所指向的都与农产品价格调控密切相关,也凸显了政府稳定和管理粮食市场价格的决心。而在本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CPI同比上涨3.3%,创下21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8%。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市场强烈的看涨预期。虽然目前国家为保证经济增长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长期通胀的压力必然会使国家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令其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对于重中之重的农产品价格来说,国家会利用各种工具,可以相信的是,长期的结果必定是将价格控制在合理的波动区间内。
近期国内小麦现货价格稳中趋降
由于前期各粮食主体积极抢购,使得市场上的小麦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农民惜售,货源相对紧张。上周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麦进厂价1.055元/斤,优麦1.195元/斤;河南新乡地区普麦进厂价1.01元/斤,郑州优麦1.1元/斤;山东德州普麦进厂价1.05元/斤;江苏徐州地区普麦进厂价0.98元/斤。近期多数主产区普通小麦和优质小麦到厂价格均已基本稳定,部分地区较前几周有小幅回落,其中新乡普通小麦价格较前周回落20元/吨。主产区面粉和麸皮出厂价均基本稳定,虽然市场有看涨预期,但价格并没有回升的迹象。另据了解,前期江苏地区一向坚挺的红麦价格近期也有了一定的松动,一些前期按兵不动的贸易商近期也纷纷寻找买家,准备出手。种种迹象表明,现货价格在经历了前期的上涨后,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趋稳,收购初期的“一天一个价”的现象已经见不到了。
关注后期国内面粉消费情况
虽已立秋,但全国大部分地区仍保持伏暑天气,高温不减。当前,面粉消费处于相对淡季,麸皮价格低迷,面粉加工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采购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南销的小麦数量依旧不大。预计短期内面粉销量不会出现明显的增加,而出厂价上调的难度也较大。而国内小麦市场的供应却和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由于当前国家小麦库存较为充足,因此除了每周最低收购价小麦保持450万吨水平的投放外,还有不定期的专长交易会加大市场投放量。但是从近两周的托市小麦拍卖情况来看,成交率一般,成交不到一成,除了因为市场普遍认为投放的08、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质量不佳外,还因为陈麦进厂价格与新麦基本一致,在价格和品种上都没有竞争优势,并且近期加工企业热衷的红麦(混麦)投放较少,这些原因共同作用,使得市场成交率屡创新低。虽然目前还是面粉消费淡季,面粉厂从农户和小经纪人手中直接收购即可满足需求,但随着9月份开始天气逐渐转凉、各高校开学和中秋、国庆假期的来临,面粉需求或将摆脱目前低迷的状况。届时,加工企业将成为市场采购主体,市场采购气氛或将被重新点燃。不能忽视小麦现货价格因面粉需求转旺而出现的翘尾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