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需求增惟生产力续降
世界银行预测至203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上升50%,但平均生产力将会继续下降。全球生产力已由1970年至1990年间的平均2%,降至1990年至2007年的1﹒1%。自2000年至2008年这8年间,全球粮食生产迅度有7年落后于需求,这掀起了人们关注将来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将是怎样的。
*关注粮食生产力应付不到需求*
这个世界缺乏资源,去容许中国40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恒隆集团(00101)主席陈启宗上周出席南加州大学的环球论坛时作比喻,若中国人开始广泛地吃鸡和开始饮用红酒,这对全球会带来问题。若中国人开始广泛地食牛肉,西方及华人世界都会出现问题。
*科技进步可改善粮食短缺*
宝华世纪资本市场首席经济师及财富策略顾问陈宝明对《环富通基金频道》表示,粮食的生产受到不少条件制约,如气候变化对农产收成的影响、耕作土地的开发及缺乏,和环境的污染等,故生产力增长速度难免落后于人口的增长和需求,特别在于亚洲区人口较多的地区,粮食耕地愈来愈少。不过,随着科技进步,基因改造可增加粮食产量,可纾缓粮食短缺的危机。
*资本主义度下,贫富悬殊*
他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市场机制推升物价,只能让富裕人士享受副粮食品产品,贫穷者便无能力享受。基本食品如米和麦等,一些贫穷家因无力购买而出现饥民,现时惟有透过捐赠去解决。为求改善资本主义下贫富悬殊的不平衡现象,究竟是否需要改行社会主义,采取劫富济贫政策呢?
*央行干预扭曲经济循环周期带来恶果*
在经济的发展模式方面,他说,97亚洲金融风暴、08全球金融海啸,以至近年的欧洲债务危机后,可见资本主义政制下的循环调整周期机制未能畅顺地发挥出来,因为涉及央行及政府的干预手段,如美国利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去避免经济步入大萧条,继而输出通胀至其他新兴国家,干扰了经济循环周期。可惜的是,这些量宽政策根本上无助根治次按危机,及「欧猪五国」的债务问题。
*欧元区难免瓦解或分裂*
尽管央行的干预行动避免了经济的大萧条,换来的代价将是如日本一样经历30年的长期低迷。不过,美国拥有大量高科技企业,衰退的情况将不会如日本般严重,但欧洲将可能面对漫长的衰退。欧债问题透视该区可能瓦解的危机,因为各欧元区成员国在利益冲突、政治因素、不同政制及民族性底下,无法达致解决欧债问题,显露欧元区机制的不完善。这不排除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或分裂成南欧和北欧两个经济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