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上“大马力” 粮食“送”到家
2011年10月26日东北网鹤岗讯 俗话说“三春没有一秋忙”。每到秋忙,农村劳动力无不早出晚归,辛勤于田间地头。可今年秋天,绥滨县农民却出现了“甩手掌柜”一族。“今年,俺家十多亩水田收割都承包给了村里的农机合作社。这不,一上午工夫,合作社的‘大马力’就将水稻送到家里。俺再也不像以往过大秋那样‘累死累活’了!”近日,绥滨县忠仁镇建边村村民于永业望着自家院内小山似的水稻堆高兴地说。
2010年,建边村依托该县争取来的180万元资金购置了8台大型农机具及其配套设备,组建了建边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当年,这些大马力收割机在全村春种、秋收、秋翻等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农机作业合作社在完成本村农机作业后,还跨区到周边村屯、农场作业,使机车作业期延长了16天,实现作业收入18万余元,入股社员实现每股分红200多元。农机合作社的建立,不但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绥滨县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过去“花花田、小而全”一家一户的生产格局,大机械一直发挥不了效果。2008年以来,该县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以整合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多元投入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发展之路,使农机保有量和作业水平三年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今年,绥滨县委、县政府又把农机作业合作社这个农民增收的新渠道项目,列为重点推进项目,提出坚持“四个不能变”、“五个不放松”和“六个明确”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各项章程,实行“六统一”生产管理办法,推出了农机作业“保姆式”服务。只要农户入股,就可以享受供种、机耕、机插、机收等作业服务。这一套餐式服务模式的推广,使许多农户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力转变成了“一杯酒、一壶茶”的甩手掌柜,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一部分农民从繁忙的春种、秋收中解放出来,去从事第二三产业,加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