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全球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技术?
2011年10月18日,由中国农业技术学会主办的“全球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技术媒体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在之前的10月16日,正是“世界粮食日”。从1981年到今天,每一年包括粮农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都会开展各种宣传与纪念活动,旨在提高人们重视粮食生产,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增强公众对世界饥饿问题的了解。
“耕地、农业劳动力结构和素质、化肥、水资源、生产经营等等这些方式是制约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林敏博士说,“全球每年的粮食贸易量仅相当于我国粮食需求量的50%左右,不仅如此,世界上主要粮食的出口国也几乎在以美国这样少数几个国家,无论从粮食安全还是从经济安全的角度,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粮食的需求是不现实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如果坚持这样立足国内的战略方针,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支撑才能实现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战略目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特别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重大问题。”
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唐纳德植物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ROGER BEACHY说:展望未来,我们确实需要用新的科学支持农业的发展,使用新的技术要实现三个目的,一是农业能够为今后人口的增加提供足够的粮食,可能今后世界人口将会达到100亿。另外,农业必须是一个高效持久的行业,因为今后我们提供的这些自然资源一定比现在更加好更加多,因为今后人口将会更多。第三,农业将有助于农民更好地生存,赚更多的钱。因此我们面临了三个挑战。
孟山都中国战略与运营总监麦科林表示:关于先进技术无论是育种技术还是生物技术,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往前推进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国家所负的责任,我们只是一个听众,在这些国家政府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再提供一些建议,我们不能主导他们的对话,我们同时还要尊重环境,要等待各国政府来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