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丰收价格再涨有限
今年粮食价格一路上涨,让粮农喜笑颜开。针对这种粮食价格不断攀升的态势,专家提醒,粮农不要盲目乐观,粮价基本已到顶点,要适时适价出售手中余粮,确保增产增收
价格产量双创新高
今年安庆市粮食生产在国家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强有力政策推动下,广大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虽然遭受春季低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延误了粮食播种期,但是由于抗灾救灾措施得力,加之粮食生长期内雨热同步、光照充足、气候适宜,粮食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中晚稻生产呈现出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总产增加,品质明显好于上年的“三增一好”的态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安庆市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为主,稻谷种植面积达到578万亩,比上年略增。其中:全市双季早稻种植面积148万亩,比上年减少10.3万亩;单季中稻种植面积260万亩,比上年增加7.5万亩;双季晚稻种植面积170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预计今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可望达到270万吨以上,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水稻价格呈高开高走的态势,市场收购价格从开称的1.14元一路上涨,目前已达到1.29—1.34之间,也创了历史新高。
众多原因推动粮价上涨
针对导致粮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日前记者专访了市粮食局调控科科长华德胜。他介绍:一是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随着我国CPI的走高,物价大幅上涨,油价上涨,导致运输价格、农业机械用油、化肥等生产资料费用大幅提高;用工成本也急剧提高,今年一天一个人的用工基本费用在80元以上,有的达到100甚至150元,还有用餐、接送等费用,尽管如此,因为青壮年都在外打工,所招用工大部分都是55岁以上男人,以及妇女,生产力也不是很高;同时国家粮食收购价格又托市;随着农业技术的加快发展,市场上水稻的优质品种占到90%,优质稻卖的价格相对要高;再者今年初国家为了保证市场粮食价格稳定水平,大批量抛售国家政策粮食达750万吨,直销给大型米厂,导致今年稻强、米弱的态势,由于大量国家政策粮食的抛售,粮食补库需求量大幅增加,进一步推动粮价上涨。粮农看到粮价一路上涨非常惜售,普遍存在卖跌不卖涨的心理,甚至屯积粮食,待价而沽。以上众多原因推动今年粮食价格持续攀升。
粮价再上涨可能性小
据统计,今年安庆市粮食收购量有所增加,截止10月25日,全市规模以上粮食企业已累计收购中晚籼稻9.07万吨,比上年同期5.15万吨增加3.92万吨,增长76%。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102元、107元和128元。据华德胜介绍:随着我国一系列控制CPI上涨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同时国家也不允许粮食价格过分上涨,到目前为止还在大量抛售国家政策性粮食,因此粮价再度上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另外安庆市种粮大户不断增加,粮食规模化种植不仅能提高品种质量、而且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种粮大户基本都将单季稻改双季稻、一麦一稻的种植模式,使得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提高产量,粮食供给即将处于平衡或者供大于求的状态。这些现象将使粮价可能会出现回落的势头。因此,家里有屯粮的农户,最好要及时将粮食卖掉。再者,晚稻水份占比大,不利于保存,如果遇上阴雨天很容易发生霉变,造成更大损失,卖掉余粮确保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