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天下安
农业稳,天下安。
作为人均占有吨粮、粮食生产百强县前10名雄居6席的省份,幅员面积和GDP都不靠前的吉林,贡献给全国人民的正是这一份最可宝贵的“稳”与“安”。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全省上下奋力拼搏,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粮食产量连续登上新台阶,从2001年的400亿斤,连续跨越了450亿斤、500亿斤、550亿斤,今年粮食总产达到634.2亿斤,单产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8连增,今年预计达到7000元以上。
政策到位激发干劲
粮食由“包袱”向“财富”转变
“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现象一度困扰吉林。2003年,吉林省粮食库存积压竟达850亿斤,农民卖粮难、增收慢。当时,许多农民觉得“土里刨食”没出息,粮食成了致富的“包袱”。
随着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困扰吉林省多年的卖粮难问题迎刃而解。中央对农业和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更是连年加大,市场粮食价格也是逐渐上涨。吉林人越来越发现粮食不是包袱而是财富。
“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说。省委、省政府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吉林农业第一要务,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和千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各项惠农政策认真落实,补贴资金提前预拨。今年2月底前全部下拨到县,3月10日前69亿元资金及时兑付到户,极大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现在承包了10公顷耕地,几年来,政府给我的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款项就有7万多元,我准备用这些钱再承包一些土地种粮食。现在,粮食能卖上好价钱,个人赚钱,国家还给补贴,难得这等好事。”榆树市刘家镇刘家村村民付兴俊的话,说出了农民的心声。
“种粮也能发大财。”近年来,吉林省撂荒的土地得到复垦,农民纷纷扩大种植面积。今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8697.6万亩,比上年增加323.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96.8万亩,比上年增加370万亩。
基础夯实科技帮忙
农民种粮由粗放向精细转变
初冬时节,双辽市王奔镇秋收后的农田一望无垠,一台台挖掘机正在翻土挖沟,一个个红顶白墙的机井房矗立在田间地头。5万亩的国家农田高标准示范区每万亩就投入1360万元打井、通渠、架管,保证“旱能浇、涝能排”。吉林省集中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2009年以来共落实投资13.8亿元,完成建设任务104万亩。
多年来,盐碱、涝洼地一直是吉林西部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而目前,包括镇赉、大安、松原3个项目区的吉林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分别与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和哈达山水利枢纽三大水利工程相匹配,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耕地255万亩,增产粮食20亿斤。
吉林省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批复的9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8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34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建设任务,开展了15个县(市、区)旱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目前已完成灌溉面积135万亩,其中,玉米膜下滴灌建成110万亩。
白城市通榆县双岗镇村民李向阳告诉记者:“有政府免费配的膜下滴灌这套宝贝,多旱的天咱也不怕。”通榆县水利局局长王东秀说:“膜下滴灌能比大水漫灌省水75%,肥料也可以随水流均匀地被庄稼吸收,还能提高地温,使作物的成熟品质提高,成熟周期缩短。”
“秋翻深一寸,顶上一茬粪”,近年来,吉林全面推广“春耕秋备”深松整地工作,给土地舒筋活血,增强了地力。深松深翻、保护性耕作、宽窄行休闲种植……一系列科学耕作技术已成为农民保丰收的“法宝”;生物防螟、农田灭鼠、测土配方施肥、等离子种子处理、地膜覆盖玉米5项重点集成技术的实施,更为粮食作物增产安上了“发动机”。
去冬今春,全省共举办培训班20169期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7447名、农业科技示范户52261户、骨干专业农民48万人、农业技术明白人356万人次。
“现在种粮食,处处有学问,处处有科技,光靠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不好使了。”公主岭市解放村63岁的种粮“老把式”老黄这几年年年进省城“赶”农博会:买新品种、学新技术,了解现代农业最新趋势。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梁琦感慨道:“30多年前,我下乡推广使用化肥,晚上农民就偷偷地往壕沟里倒。现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可一点也不含糊。”
一旦老天不帮忙,碰见灾年怎么办?近几年,吉林着力发展适应性农业,由被动抗灾向主动避灾转变。在干旱地区普遍种植耐旱作物和品种,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去年吉林可谓多灾之年,由于科学应对、措施得力,粮食总产达到568.5亿斤。
制度创新土地流转
生产由小农经济向规模经营转变
2010年底,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与甘肃农垦集团联手打造松嫩平原万亩现代化滴灌项目,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打破原有一家一户的分散耕作、分户经营管理模式,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使有限的土地释放出最大能量。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王府站镇4个行政村1300余户农民4000多人将2.25万亩土地以每公顷7500元的价格流转给项目区,同时,把每公顷1700元的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留给农民。流转价格5年一定,流转合同1年1签。阿拉嘎村村民翟宝瑛家的1.2公顷土地全部流转给项目区,虽然没有土地“拴”着,翟大姐这一年反倒更忙了:到项目区打零工,在家里搞庭院经济,还喂养了几头母牛。“今年总收入能达到5万多元。把土地流转出去比自己种地强,农民自个儿种地都是靠天吃饭,收成、收入都不稳定。”
“一年实践,效果好于预期。示范区比全县平均单产高出40%左右,而且实施膜下滴灌可节肥50%,节水40%。未来5年,要将示范区扩大到10万—18万亩。”甘肃农垦集团项目区总经理万尊新说,规模经营比小农经营一家一户更容易规避市场、天气的风险。
今年3月,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开始推行土地集体统筹、公司化经营,集约化耕种方式。目前已有1300多公顷地与村集体签了土地流转合同,村里的农场首先对土地进行了整修和规范,仅明渠埋在地下一项,就让土地耕作面积增加了2%—5%。村里拥有的70台各种大型田间作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几十公顷耕地,一台大型农机具一天便可耕种完毕。
大荒地村委党委副书记管树新说:“如果说当年小岗村包产到户,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是一场革命的话,我们大荒地村的集约耕种也不啻是新的革命。在一家一户单干的情况下,一公顷地农民能打到2万斤左右的粮食可以算撑破天了,实行规模经济集约经营是又一轮释放农业生产力的探索之举。”
据介绍,吉林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还将结合实际推进土地向大场大户集中,实现土地经营集约化;农民居住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实现居住社区化;产业经营向合作社集中,实现组织合作化,积极探索粮食不断增产增效、农民不断增收致富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