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5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谈起该省粮食大丰收
“应该从惠农政策向强农政策转变。”
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在12月25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谈起该省粮食大丰收,有话要说。
黑龙江今年粮食总产量为1114亿斤,首次超过河南,成为第一粮食生产大省。但黑龙江兴奋不起来。原因是,目前国家对于粮食生产地按亩支持的“普惠制”支持方法,对于地多人少以种粮为特色的黑龙江而言,力度不够。
尽管黑龙江粮食总产达全国第一,调往全国各地的粮食有800多亿斤,但是如果加上仓储、运输等,全省粮食种植业的维持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种粮对于经济的贡献实际并不大。
有这种情绪的,不仅是黑龙江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认为,河南让出第一种粮大省为迫不得已。原因是“河南每户农民种粮的收入也就1个月打工的钱”。
显然,普遍的声音是,粮食主产区种粮吃亏的问题非常突出。“现在对河南、黑龙江整个东北来讲,粮食没有成为发展真正的优势,甚至成为一种包袱。”韩俊在上述论坛上说。
黑龙江成第一产粮大省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情况是,"吃个肚子圆,兜里没有钱"。”
近年来,黑龙江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在快速增加,比如2009年粮食总产为870亿斤,首次成为第二粮食产量大省。
2010、2011年粮食总产连续突破1000亿斤,其中2011年粮食总产为1114亿斤,比河南多56亿斤左右,首次成为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比原定的时间提前了1年。
金济滨透露,黑龙江在“十二五”末的粮食总产有望达到1500亿斤。“如果有条件得到国家的支持,黑龙江要达到2000亿斤的产量也是有可能的。”
与此同时,尽管河南粮食总产近年来也在增加,同时“十二五”规划的粮食总产也要上升,但是近年来增速比较慢。
比如2007年河南粮食总产达到1049亿斤,比上年增加2.6%,到2010年的1087亿斤,3年增产不到40亿斤。2011年该省粮食总产达到1108亿斤,也仅比上年增加21亿斤。这与黑龙江2011年比上年增加粮食总产112亿斤,拉大了距离。
目前河南规划“十二五”末的粮食总产为1200亿斤,即5年增加100亿斤,每年增加20亿斤左右。
目前黑龙江人口为4000万,耕地2亿亩。根据黑龙江农垦总局副局长徐学阳的说法,2011年黑龙江农垦系统面积有1.5万平方公里,职工90万,今年粮食总产400亿斤,占黑龙江粮食总产的1/3。按此测算,人均粮食产量为4万斤以上,如果以每亩产量1000斤计算,则人均种植有40亩耕地。
而河南当地分析人士认为,河南不愿做产粮第一大省,是因为种粮无法致富。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王永苏指出,河南农民1亩地的收入年仅仅为几百元钱,1年的收入不如打一个月的工,达不到1000元。同样,不只是种植粮食,即使种植蔬菜、养鸡养鸭也不行。
“一句话,靠农业发不了。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情况是,"吃个肚子圆,兜里没有钱"。”他强调,河南现在自己1100亿斤粮食,有四五百亿斤调出去,“(但这)400亿斤很显然没有做工厂、商店、银行挣钱多。”徐学阳说。
种粮成财政包袱
每年中央财政给每斤粮食奖励的钱也就不到2分钱
按照韩俊的说法,因为目前种植粮食难以挣钱,反而成为财政的包袱。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粮食实现八连增,今年粮食增产4.5%,在东北地区取得了历史性的特大丰收,这使得黑龙江粮食产量超过河南。但是按照韩俊的看法,“河南也想明白了,不愿意当这个老大。老大不好当。”
原因是,种粮效益比较低,如果政府没有一个激励性的政策,没有一个政策的导向,粮食总产可能很快就会掉下来。
尽管目前国家对于稳定粮食增产有补贴,但是每斤粮食给的各种补贴加在一起不到9分钱,现在粮食主产县全国有200个,每年中央财政给每斤粮食奖励的钱也就不到2分钱。
韩俊认为,下一步,对于提高农产品价格,对于农民的技能培训,都要有大的动作。“中央财政今后还有条件在强农、惠农、富农方面,政策方面可以迈出更大的步伐。”
有消息称,国家下一步要保持粮价在合理的水平,逐步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同时还要健全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韩俊则认为,中央财政对于“三农”的支持需要继续增加。
金济滨则指出,目前要稳定粮食主产区的粮价。“这实际上是以牺牲主产区的农民收益,来补贴全国非主产区居民。国家应该对粮食主产区给以补偿。同时要加大对主产区的三农投入。”
比如3年前对粮食主产区的水利投资计划就定了,但是3年后资金还没到位。而黑龙江下一步对于主产区的水利投资资金要年年加大,今年要达到170亿,明年要达到200亿。
“主产区种粮农民现在没有利益就不愿意种地。好多地方人家"种工厂"了,"种开发区"了,盖楼了,你说搞房地产,一米好几万,我们提高几分都不行!”金济滨建议,国家尽快批复并启动建设黑龙江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实验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粮食尽快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