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号文件关注农业科技可谓抓住了粮食安全的“牛鼻子”
即将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在2011年三农工作聚焦水利“短板”之后,新的一号文件关注农业科技可谓抓住了粮食安全的“牛鼻子”。
上世纪70年代,以经济学家丹尼斯•米都斯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等系列著作,成为唤醒人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先锋之作。但在1993年和2004年,米都斯对他在1972年的观点进行了修正,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作者推迟了极限到来是最后期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力量使得地球上最聪明的群体都做出了误判。
“没有好种子,哪有高产量”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布朗曾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由于“三农”问题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特殊意义,建国以来历届政府都将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已经连续八年将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其中涉及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多个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历史上首次实现“八连增”回答了布朗的疑问,这其中,农业科技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记得笔者在大学学习期间,老师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确保粮食生产最关键的是什么?”经过近两年的多的学习,掌握了土壤学、肥料学及植物学的同学们自信满满:“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化肥投入”、“确保水利设施完备”等回答纷纷报上。老师却不无遗憾的感叹道:“同学们怎么没人说种子啊!大家真的以为青蛙能变王子啊,没有好种子,那里有高产量啊!”听完老师的感叹,学习了十多门专业课程的同学们面面相觑。是啊,没有好种子,哪有高产量!
今次中央一号文件,紧扣农业生产关键,锁定农业科技,可谓直击要害。尽管之前的数次中央一号文件从各个方面部署了“三农”工作,但今次的一号文件可谓抓住了粮食安全的“牛鼻子”。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巨大,适应能力强,潜在生产力高的良种无疑对确保粮食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今次“一号文件”试图打造全面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生物育种技术确保良种质量,节水灌溉技术节省资源投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农资使用效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通过完善涉及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无疑可以在进一步巩固农业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粮食生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