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励士钟塔的真面目何时能恢复 2012-04-17

金陵晚报 2012-04-17 10:31 粮食
励士钟塔的真面目何时能恢复 2012-04-17 今年三月份,老南京版曾经刊载报道《和平公园钟楼的历史长期被误

励士钟塔的真面目何时能恢复  2012-04-17

今年三月份,“老南京”版曾经刊载报道《和平公园钟楼的历史长期被误读》。该文指出,北京东路和平公园里有一座17米高的钟楼,这座民国建筑长期被认为是1940年汪伪政权在南京登场时兴建的所谓“还都纪念塔”,多种书籍和现场的标志石碑均持此说。而南京地方历史学者周安庆在结合新发现的史料后指出,这座塔其实是建于抗战之前的国民政府考试院的励士钟塔。

日前,又有研究者发现了更多史料,足以证明和平公园钟楼和汪伪政权毫无关系。“这就是励士钟塔,它的建造者是国民政府考试院。”

又发现几种新史料

周安庆依据的史料,是1937年6月6日的《中央日报》。这张报纸上刊载了一张由当时的国际社记者拍摄采写的《励士钟塔》图文报道。图片上正是和平公园钟楼的照片,报道文字讲得更为明确:“考试院为纪念全国考铨会议,昔与中央各机关及全国各大学集款捐建励士塔一座于该院东花园内,该塔高六十余尺,塔顶镌刻总理(注:指孙中山)建国大纲全文,形式异常美观,现已全部落成。图示励士钟塔全景。”

这篇报道的出现,证明和平公园钟楼并非建于汪伪政权成立以后,自然也不可能是所谓的“还都纪念塔”。真实的历史是:1934年11月,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借“全国考铨会议”的契机,提议铸造铜钟,建造钟楼,“存放考(试)院内,上刊总理关于考铨之遗教,用以指挥考(试)院全体人员,更用以指挥全国考铨事宜,俾我国行政效率日增进步云云”。1937年,钟塔落成,取名“励士钟塔”。

热衷于南京抗战历史的青年研究者胡卓然,找到了1937年6月10日出刊的第1566期《北洋画报》,上面登载着对“考试院励士钟塔”建成的报道。“此报道附有励士钟塔落成初的照片,是我见到的几种该钟塔老照片中最为清晰的一张,和现在的和平公园钟楼相比,无论是塔身的纹饰、门窗的样式还是脊顶的构件,几乎所有细节几乎一致。可见这座已经有75年历史的民国建筑几乎未发生过变化!”

胡卓然说,照片下,还有这样的文字说明:“京考试院东花园新建之励士塔,塔顶镌有总理建国大纲全文”,也完全符合周安庆先生对和平公园历史信息的考证。

官员上班下班的参考钟声

其实,除了新闻报道,官方的档案和一些历史名人回忆录中,也找得到对“励士钟塔”的记载。胡卓然告诉记者,《考试院施政编年录》、《戴季陶先生编年传记》、考试院官员陈天锡以其号“迟庄”冠名的《迟庄回忆录》这几种史料中,都或简略,或详细地记载了戴季陶发起建造“励士钟”塔的史实。

比如,《戴季陶先生编年传记》里说:“(一九三六年)九月,考试院典试委员会办公处及励士钟塔开始建筑。按励士钟,系二十三年举行全国考铨会议时,先生(指戴季陶)发起,合全国与会各机关出席代表与会人员等捐赀鼓铸而成,兹复建塔,备悬钟其上。”“(一九三七年)三月,励士钟塔落成”。

《迟庄回忆录》则指出,国民政府考试院原来是利用鸡鸣寺山下的关岳庙借地改建而成的。考试院一度将关岳庙铜钟发出的声音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的铃声。励士钟塔建成以后,按时鸣钟,取代了关岳庙原有的铜钟,成为考试院大小官员上下班掌握时间的重要参考。

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我还找了一些汪伪政权的档案文献,从另一个角度足以证明该楼与汪伪无关!”胡卓然说,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上演了一处沐猴而冠的闹剧。次年三月,汪伪政权编印了一本《国府还都周年纪念实录》。此书中有一个《首都庆祝实录》章节,专门记载了这一年汪伪政权举办的各种“庆祝还都一周年活动”。为了粉饰其政权的所谓“合法性”,《首都庆祝实录》对庆祝活动记得很详细,不仅各种有关“还都纪念”的标识,就连一些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也得到翔实描述,“但奇怪的是,这一章里一点都没有提到‘还都纪念塔。

“此后汪伪政权‘还都二周年、三周年、四周年庆祝活动档案里,也从来没有提到‘还都纪念塔!”胡卓然说,如果和平公园钟楼的确是建于1941年的“还都纪念塔”,那它为何在原始档案里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可能性只有一种,说它是‘还都纪念塔根本就是错误的记载!”

胡卓然说,事实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的各种历史文献之中,其实从没有出现过“还都纪念塔”这个词语。“这个说法的第一次出现,是1996年出版的《南京建筑志》(方志出版社),此书第一次提到了“和平公园‘还都塔(汪伪时所建),但没有说出这个说法出自何处。”

“由此可见,和平公园钟楼是国民政府考试院的励士钟塔,而非所谓的汪伪还都纪念塔,这个史实已经非常清楚了。以往长期流传的、关于还都纪念塔的错误说法应得到改正!”胡卓然说,他希望文物部门核实学者提供的史料后,修改和平公园钟楼旁边石碑上的文字,以免再以讹传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