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边检“劳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05-02 10:32 粮食
边检劳模 柳永清将验好的护照送还旅客 4月26日6点,记者来到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出境检查大厅。 给您照个

边检“劳模”

柳永清将验好的护照送还旅客

4月26日6点,记者来到北京首都机场T2航站楼出境检查大厅。

“给您照个相。”16号台前的检查员柳永清说。

姑娘递上护照,看了看面前的摄像头。

“请把头发捋一捋。”待到她把头发拨向两边,柳永清也完成了信息比对,于是将护照递还给她。下一位旅客走上前来。

整个过程缓急有序,边防检查人员每月至少要做五六千遍。

柳永清在北京边检总站无人不晓。这位边检四队三分队的检查员,40来岁,短发,身板笔挺。

2007年至今,北京边检每月都评“服务明星”,他累计43次上榜。这意味着,5年中有30万出入境旅客对他提供的通关服务给予了“非常满意”或“满意”的评价。

下午1点半,一名身着西装的俄罗斯男子,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等待检查证件。

“什么时候来北京的呀?”柳问。

“一个礼拜前。”小孩开口了。

“在北京玩了什么地方?”小孩抓了抓自己的后脑勺,在父亲的提示下说:“长城、天安门。”

“好玩吗?”“挺好的。”

他一边录入信息,一边说着,“吃了什么好吃的?”“北京烤鸭很好吃。”

“下次还来吗?”“肯定还会来的。”两人拿上证件,笑着离开了。

整个对话,柳永清都是用俄语完成。“因为是偕行儿童,大人和小孩两组名字都得录入,每组都有10多个字母,时间相对会长,跟他们交流,可以缓解旅客等待的情绪。”他解释说,有的外国人名字有50多个字母,甚至超过了系统设定的录入上限。

“但是,我们必须严格准确,一字不差地录入旅客信息资料。”

记者在一旁用手表录得他办理1名旅客的平均时长为16秒,而边检机关向社会承诺的这一时长是45秒。

除了常用的英语外,韩语、德语、法语等,柳永清都会一些。工作时,他会用简单的“你长得很漂亮”、“欢迎下次再来”等日常对话和旅客交流。

三尺岗台前,他已经干了十来年。200多个国家的出入境证件都得认识,有些地区签证、居留证、入境许可证等就有十来种,有些国家证件版本更新很快。“一有空就得学习业务。”他说。

柳永清当过兵,最初在机组科负责飞机的进港出港。“调整岗位成为出境检查员后,有了压力,因为年轻人记忆力好,比我适应快。”他微笑着说,跟总站的大学生同事比起来,“自己长得也不够帅。”

但年轻的“80后”队友们喜欢叫他“柳哥”,还习惯称他为“劳模”。

“很多时候他比别人干得多,别人休息时,他还在工作。”同事小刘说。仅去年一年,他就验放旅客8万人次,相当于验放了坐满140多架A380飞机的乘客。

边检四队政委王仕斌用“奇迹”来评价柳永清取得的这一业绩,这意味着他很少被旅客给予“态度不好”或“服务时间过长”的差评。

休息间隙,记者和柳永清聊天,短短20分钟被打断了好几次:一位朝鲜外交官临近航班起飞时间赶到,他引导着快速办完手续;一位拄着拐杖的残疾人走过来,他迅疾迎上前去,搀扶着他走向特别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