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高粱从粮食变成道具 10-22
当红高粱从粮食变成道具 10-22
新华网福州10月18日报道:(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涂洪长)卅载笔耕少人问,一朝获奖“万人迷”。“莫言”这个“低调”的名字连日来持续高热。隆誉盛名之下,不仅许多与文学半毛钱关系没有的人大吃其“冷猪头肉”,更有来自莫言故乡山东高密的宏伟计划:种植万亩红高粱,投资6.7亿打造旅游带。
“父母官”们对发挥“莫言效应”用心良苦,算盘深远,非常人心智所能及。e哥就是担心:当红高粱还是“粮食”的时候,尚可为乡民果腹、为文学添彩,一旦成为承载官员政绩冲动的沉重“道具”,谁能背得动?
e哥自然知道,虽然贵为“文豪”故里,但高密大地上的高粱杆子绝对比文学爱好者多,这份雄心勃勃的“红高粱”计划,其用意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e哥以为,当下红高粱的审美与象征意义,远超其经济效益,否则也就不会发生老百姓弃种、“血海”成为传说的事情了,地方官员“赔了也要种”的勇气不知从何而来,想过钱袋子,问过庄稼人么?
借作家与文化名人做旅游文章,本无可厚非,但“莫言”分量再重也不可能“法力无边”,围绕“莫言”展开大手笔、高投入的旅游计划,首先得在自己账本上划拉划拉,而不是头脑发热,跟风大炒,“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要想到一次文学奖无力承担一个产业的兴盛,一俟“莫言热”消散,可能所有的投入和付出都成为梦幻泡影。
莫言获奖了,“父母官”们脸上有光,乡亲们也由衷乐呵,但“大题”未必适合“大作”,更怕“胡作”。网友说得好:如果乡亲们都把日子过好了,把孩子教育好了,把村子建设的更美了,乡情更浓了,这就是对莫言的最大祝贺,而如果仅仅是种上几亩红高粱,树几个招牌和广告,我是不会去高密的。
高密大地上摇曳生姿的红高粱已经风光不再,但在莫言的文学世界里,红高粱所蕴含的血气与顽强不会因此而失色。e哥以为,当红高粱从一份“粮食”变为一种“道具”,它所揭示的只是附庸风雅者的矫情和急功近利者的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