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进口同比激增500万吨或致国内产量减一成 10-24
大豆进口同比激增500万吨或致国内产量减一成 10-24
绥缤农场位于全国最重要的大豆产区黑龙江省,但如今大豆在这里却似乎成了当地人的记忆。
农场一名生产队队长周遇春说:“我们这里现在只有水稻,种大豆不赚钱,七八年前农民就陆续将旱地改水田了,这两年大豆更少见,只有零星点点。”
黑龙江大豆的减少是中国大豆种植现状的缩影。该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黑龙江大豆产量不到400万吨,比去年的540万吨降低三成。而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计,今年我国大豆产量仅为1280万吨,同比降幅超过10%。
在国产大豆日渐萎缩的背后,却是进口大豆的“登堂入室”。
今年进口预计增长500万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2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将达到5750万吨左右,再创历史新高,较上年的5263万吨增长9.3%,近500万吨。
卓创资讯大豆分析师张兰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豆进口量的增加与美国干旱引发的恐慌、市场加大储备有关,“企业对全球大豆供应产生的担忧,使一些企业提前加大大豆的采购和储备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国产大豆产量为1280万吨,同比下降了11.6%。而农业部的预期更低,仅为980万吨,较去年大幅下降18.3%,创3年来最低。
作为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逐年锐减很能反应问题。2010~2012年,大豆种植面积连续缩减,分别为6470万亩、5193万亩和4000万亩。
农业部统计,今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仅为8682万亩,较去年下降13.8%。另外受天气影响,大豆单产为112.9公斤/亩,较去年下降5.3%。农业部近期预测显示,今年全国大豆消费量为7439万吨,较去年增加3%,“中国大豆需求对外依存度高达85%”。
大豆种植面积持续萎缩
尽管2012年国内大豆种植效益有所提升,但仍明显低于玉米(2410,3.00,0.12%)和水稻,由此国产豆的种植面积仍有进一步萎缩的可能。
目前,我国大豆主产区集中在东三省、内蒙古及安徽等地,其中黑龙江一地就占据了半壁江山。黑龙江大豆的主产区多位于高纬度地区,当地气候寒冷不适宜种玉米和水稻,这似乎也成了农民选择大豆的主要理由。不过,一名豆农告诉记者,现在有些玉米在高寒地带也试种成功,由于玉米的收益比大豆高出约一倍,所以不少农民都改种玉米,黑河等主产区的大豆种植面积也在减少。
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刘忠堂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大豆和玉米的价格和收益存在差距,在选择种大豆还是玉米的问题上,农民要效益,国家要粮食,农民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完全一致。
不过刘忠堂也提到,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除了比较收益低之外,与进口大豆也有很大关系。由于进口大豆价格相对更低,一些豆企只能采用进口大豆,否则就会亏损。“进口大豆占领了国内市场后,我们用市场调节手段就只能跟着美国走,很难抗拒。”
在王小语看来,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的消涨有着绝对的关联,大量进口大豆压制了国产大豆发展的空间。“进口大豆替代了国产大豆,使国产大豆的需求降低,农户转向种植玉米、水稻等其他品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的依存度会越来越高。”
大豆问题症结或在销区
今年国际大豆价格上扬,给停工的黑龙江大豆压榨企业带来了复工的契机。8~9月,一些加工企业以4500元/吨、4800元/吨不等的价格竞拍国储大豆,上述价格低于当时的进口大豆到岸价5000元/吨。有专家乐观地估计,国际大豆价格走高的局面有利于助推农民种豆的积极性。但这些因素恐难改变大豆进口飙升、种植面积持续下降的趋势。
王小语认为,目前大豆问题的症结不在产区而在销区。“销区正在边缘化国产大豆。以加工环节为例,加工厂加工谁的原料,谁家的就能销售,但对于进口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由于没有多大的区别,这实际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张兰兰认为,国储大豆看似便宜,但一般都在黑龙江等地拍卖,加上运费等之后企业的负担还是不低。一名压榨企业负责人也提到,尽管进口大豆到岸价比国产大豆高,但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企业,都宁要进口大豆,因为几万吨进口大豆容易装卸、存储和运输等。
刘忠堂表示,一些大型加工企业日加工量就达到5000~6000吨,这种加工量与小农经济不相适应。“比如企业要5000吨,如何收?一家一户收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合作社虽然能解决部分问题,但还存在结算问题。而且收国产大豆需要储存,这又需要钱。如果用进口大豆,不用立即结算、不用储存,有需求就买。”
今年,国家临时储备大豆持续拍卖后,对国内大豆市场上涨有一定制衡作用,另外也缓解了东北加工企业的原料采购,对于食用油上涨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此刘忠堂认为,中国不能没有大豆种植,否则会严重影响民生。但因为土地的限制,中国不能靠扩大面积来扩大产量,只能提高亩产量,而这一要靠装备,二要靠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