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袁隆平 最担心农民不愿种粮 11-08

新京报 2012-11-08 09:14 粮食
袁隆平 最担心农民不愿种粮 11-08 2012年9月2日,四川成都,杂交水稻之父,82岁的袁隆平院士来到成都,前

袁隆平 最担心农民不愿种粮  11-08

2012年9月2日,四川成都,杂交水稻之父,82岁的袁隆平院士来到成都,前往国家杂家水稻基地成都分中心视察。图/CFP

袁隆平

2004年3月29日,世界粮食基金会宣布,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研究专家袁隆平教授被授予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同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在过去的十年,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全球。如今,这个82岁却不愿退休的老头,每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为推广杂交稻而飞来飞去。

同题问答

1.这十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除了研究超级杂交稻先后实现了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以外,我个人很平淡,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2.这十年,最美好的事儿是什么?最不愿回忆的是什么?

最美好的事儿是杂交水稻逐步走向世界,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远离饥饿的希望。最不愿看到的是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相应地影响到杂交稻制种业。

3.未来十年,你对个人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我的期待是将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解脱出来,农民越少越好。

4.未来十年,你对国家的最大期待是什么?

一是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二是逐年加大财政补贴,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保护,促进农民增收。

10月29日,在一群党校考察团学员的拥簇下,面对摄影师的镜头,袁隆平整了整衣领。配合镜头,考察团有人喊道“袁老师,帅不帅?”人群中齐声“帅”。咔嚓一声,闪光灯亮起,袁隆平笑成眯缝眼。

他今年82岁,是位不愿退休的老头儿。每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飞来飞去。在过去的十年,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全球。

联合国粮农组织前干事长马丁曾说过,没有袁隆平,地球的格局早已被战争改变,是他的贡献,让人类避免了至少20次以上战争的戮杀。

然而,面对外界的盛赞,这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从研究水稻开始,粮食始终是他心里一个焦灼的存在。2000年实现第一期超级稻目标,大面积示范一季稻亩产700公斤。2004年,亩产800公斤;2011年,亩产达926.6公斤,2012年希望达到940公斤至950公斤。

过去十年,不管是水稻亩产数量的增加,还是对惠农政策的呼吁,在袁隆平那里,都是殊途同归:中国人要自己养活自己。

超级稻实现三级跳

我国每年种杂交稻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相当于一个湖南省或一个法国的人口。我们超级稻品种的照片像瀑布一样,有一次我在国外做报告时打出来,孟加拉国农业部长带头站起来鼓掌,感到非常惊讶,振奋人心。

实际上,为了满足21世纪我国对粮食的要求,农业部在1996年就立项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计划分了两个阶段,一是1996年至2000年,实现大面积示范一季稻亩产700公斤;二是2001年至2005年,指标是大面积示范亩产800公斤。

2000年,我们实现了第一期超级稻目标,示范田亩产是700公斤,现已大面积种植多年,单产达到550公斤。

第二期超级稻我们提前一年,在2004年实现了示范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大面积生产上达到了600公斤。第二期超级稻研究成功后,2006年农业部立项第三期超级稻,指标是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通过六七年的努力攻关,已顺利实现了第三期目标,2011年和2012年分别在湖南回隆县、溆浦县的百亩示范片亩产达到926.6和917.7公斤。大面积推广之后,单产又可以上一个台阶。

从1996年超级稻育种立项开始,每5年就上一个新台阶,这个台阶很高,示范田是100公斤,大面积是50公斤一亩,我们都跨越了。我们这方面的研究一直领先于世界水平,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把杂交稻推向世界

我国研究的杂交稻在国外同样表现良好,近几年有7个国家在生产大面积推广杂交稻,其中有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美国,而且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2011年,国外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6000多万亩,其中越南近几年杂交稻种植面积有1000万亩左右,单产是420公斤杂交稻,它本地品种只有300公斤,增产近40%。越南由于大面积多年种杂交稻,由一个粮食比较短缺的国家跃居成为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大米出口国。

菲律宾也在种杂交稻,我有一个助手在那儿发展杂交稻,近两年来种植面积是300万亩,单产平均达到470公斤,而它的灌溉稻的平均产量只有300公斤。所以菲律宾前任总统阿罗约非常重视发展杂交稻,她5次接见我,要求2012年推广杂交稻90万公顷,使年增稻谷150万吨。

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我们把杂交稻技术在80年代初转让给美国,美国近几年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杂交稻。去年的面积达到600万亩,占到全国水稻面积的1/3,增产的幅度近25%。

杂交稻在非洲、南美等十几个国家都非常成功,大概平均每亩增产150至200公斤。

我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稻,造福世界人民。全世界有22亿多亩,如果全世界有一半水稻种上杂交稻,每亩增产150公斤,每年能够增产1.5亿吨,可多养活5亿人口。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杂交稻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不愿看到谷贱伤民

然而,有一次我们去验收超级稻,有个农民跑来对我说,“你让稻谷增产,可稻谷多了价格又下来了,我们还是不赚钱。”

谷贱伤农,农民就没有积极性。我认为,可以给予种粮农民按售粮的多少进行直补,就是说国家以较高的价格收购粮食,再以平价向市场供应粮食。这可能操作上面有一定难度,所以希望国家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缓解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相应地影响到杂交稻制种业。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它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2008年,杂交稻制种面积从2006年的150万亩减少到80万亩。这种形势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而杂交稻减少的话,那么国家粮食生产面积就得不到保障。

粮食安全中有种子安全的问题,种子安全中有种子储备的问题。国家要有20%的种子作为战备种子,以防不测之需。否则,遇到天灾或其他风险,国家的粮食安全必将受到影响。

新京报记者李超长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