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泉州市地瓜种植面积60万亩

未知 2013-10-10 11:25 粮食
本报讯 (记者吕斯达)泉州的地瓜种植规模有多大?菜市场上的地瓜,每公斤零售价从2元到12元不等,为何价

    本报讯 (记者吕斯达)“泉州的地瓜种植规模有多大?菜市场上的地瓜,每公斤零售价从2元到12元不等,为何价格如此悬殊?”本报昨日刊发《本土地瓜上市 价格看涨》稿件,引发读者的关注。为此,记者再次进行深入走访。


  全市种植面积60万亩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地瓜种植面积近年来有所下降,目前维持在60万亩左右,为泉州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泉州市农科所旱粮作物研究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市地处闽南沿海,多丘陵旱地,长期以来一直是省内地瓜主产区之一。

  据了解,除中心市区外,我市其他各县(市、区)均有较大面积的地瓜种植分布,尤以惠安县为多,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地瓜的生命力顽强,在我市地域的各种土壤环境之中,基本都能存活。”泉州市农业局土肥站相关人士透露,相对而言,红壤肥力更足,种出来的地瓜块头大,表皮观感也更好,而惠安、石狮等沿海砂壤土地种出来的地瓜,形体通常呈长条型,较为匀称,方便烹煮。

  市农科所旱粮作物研究中心相关人士介绍,地瓜在过去主要作为粮用和饲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其用途朝多样化发展,鲜薯食用、淀粉加工、薯干加工、茎叶菜用和饲用成为近年来我市地瓜生产与消费的主要方式。

  商品薯种植品种繁多

  “近年来,我市主推的地瓜品种有泉薯84、泉薯76、泉薯9号、泉薯10号、福薯8号和广薯87等品种;此外菜用品种福薯18、台农71,兼用品种金山57、粉用品种湘薯75—55,优质食用品种泉薯二号等品种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旱粮作物研究中心提供的材料显示,目前我市种植的地瓜品种繁多。

  “市农科所选育的泉薯10号,薯块呈长纺锤形,红皮橙红肉,具产量较高、胡萝卜素高、食用品质优和抗病等特性。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近年福建省主推品种之一,也是商品早薯生产用品种之一,在我市各地均有较大的栽培面积。”市农业局相关人士介绍,除了“泉薯”系列的主打品种,我市近年也从日本引进了皮肉呈紫色的地瓜新品种—川山薯,并分布种植在惠安等地。

  因为品种繁多,产量、品质、口感各不一样,所以不同种地瓜的市场零售价格也大不一样。具备“红皮橙红肉、红皮橙黄肉、黄皮黄肉、黄皮淡黄肉”等特征的“泉薯”系列地瓜,零售价都在每公斤4元左右;来自地瓜种植专业村镇—南安官桥曙光村和洛江虹山乡等地的地瓜,经过挑选的商品薯可以卖出每公斤8元以上的好价钱。而从日本引进的川山薯,俗称紫薯,因为产品的口感较为独特,而且产量不高,零售价高达每公斤12元。

  加强新育成良种的推广

  “地瓜是一种很重要的粮食作物,应鼓励增加种植。”据悉,地瓜的薯块具有营养均衡、富含膳食纤维等优点,茎叶具有营养丰富等优点,其保健功能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我市鲜薯食用型地瓜的生产初具规模,而其他类型均因主要受限于产能而未能规模化发展。


  种植面积60万亩,仅以平均亩产3000公斤来算,我市每年的地瓜产量将近18亿公斤。虽然体量巨大,但因为耐储藏,而且可以加工制作成地瓜干、地瓜粉,却也不曾出现因为丰产丰收导致的“薯贱伤农”景象。因此,在泉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秘书长黎连衡看来,种植地瓜对于农户的增收致富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而对于地瓜种植的推广,农业科研部门已经未雨绸缪。“未来要立足生产与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地瓜育种目标,加强抗病、优质专用种质的引进、利用与创新研究,加强新育成良种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农科所旱粮作物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