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有利于粮食安全
《21世纪》:由于中国的城镇化,在不少地方是变成了城市圈地,不是“人的城镇化”,而是“土地的城镇化”。因此,有不少人担心,城镇化速度太快,会侵占比较多的耕地,乃至影响粮食安全?
万广华:根据有关统计,整个城镇占地为4万平方公里,而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6万平方公里。因为目前中国差不多是一半人口在农村,一半在城镇,所以城镇人均占地是农村的1/4,为什么还说城镇化占用更多的耕地?我不理解。做一个简单的推算,假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位,假如城镇化进程走得比较顺利,到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大致达到75%-80%;那时中国可以腾出至少1.2亿亩耕地,使耕地面积增加8%到9%。这跟大家通常的认识恰恰相反。我们还知道,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城镇的人口密度一直在下降,也就是说,将来好多年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可以不增加城镇的面积。
另外,我们都看到,现在年轻人都进城了,粮食安全怎么办?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证种粮的积极性。在没有积极性的情况下,粮食安全怎么保证?但依靠人均2-3亩耕地的土地资源,任何人在农村都根本无法生存,怎么有种粮的积极性。有人说通过补贴,但补贴远远超过我国的财政能力,你能通过补贴使农村人均收入跟市民的差不多吗?排除这个途径,我们能做的就是增加人均或户均耕地面积,而这就需要推进城镇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说过那时的中国粮食生产没有规模经济。但现在不同了,随着整个经济的变革,随着技术的变化,尤其是机械化的推进,粮食生产完全可以上规模。而规模经营,还能带来投资,还能带来技术进步,也能带来抗风险能力的上升。这些都能够增加粮食产量。有了规模,我相信有不少种田能手会回到农村去。
中国种粮究竟需要多少人?三年前我提出,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预计到2030年未来一个劳动力平均可以种60亩地,那么这意味着这样我国需要三千万劳动力,再按照一比一的赡养比,也就是需要六千万农村人口。同时考虑到农村里面还有一些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非劳动人口,我们可以把这个数目翻一番,到2030年我国的农村人口为1.2亿,占那时全国人口的9%不到,意味着90%以上的人应该在城市工作生活。所以说,城镇化有利于粮食安全。(编辑 衣鹏 张凡 申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