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中国一直是个粮食净进口国

未知 2014-02-13 15:43 粮食
近年来,大型中资企业在国外投资农业生产与加工已成一种趋势。图为中国一家公司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经营

    近年来,大型中资企业在国外投资农业生产与加工已成一种趋势。图为中国一家公司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经营的“阿尔玛达”农场。
 
    外媒称,随着中国人口增长超过本国粮食种植能力,该国实际上已放弃粮食自给自足的政策。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11日报道称,北京近年来不断增加粮食和食品进口,但也一直在强调尽可能实现国内自产。而今,中国将粮食产量目标设定在远低于国内消费量的水平上。这就意味着,此举旨在放弃粮食完全自给自足的承诺。过去几十年来,这项承诺在中国共产党的思维中一直占据着中心地位。
 
    报道称,中国国务院日前公布的纲要纳入了新政策立场。新政策立场更为强调农业生产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纲要要求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低于2013年的6.02亿吨。此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报道认为,中国农业政策的调门和侧重点都有所转变。
 
    报道认为,在2012年习近平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前,更具开放度的粮食进口政策就已浮出了水面。
 
    根据新规定,中国将加强肉类、蔬菜和水果的供应和质量,生产上述农产品需要的土地少于谷物生产所需,且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会促使中国从有足够耕地种植谷物的国家增加进口量,这些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乌克兰等。
 
    报道称,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坚持粮食自给自足的原则。但这一信条的内涵已发生很大变化。
 
    中国大量进口的大豆已有一段时间未被纳入粮食自给自足的计划了。近年来,农业政策讨论的焦点是:80%的粮食自给率是否与95%的粮食自给率一样好?中国在2004年成为粮食净进口国。
 
    中国农科院专家王济民说:“很显然,政策已转向小麦等食用谷物,而不是饲料谷物。维持大豆等饲料谷物的产量显然有困难。”
 
    报道称,保障粮食供应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因为其权力根基就是在农村地区建立起来的。
 
    现在,城市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费已升至可媲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尽管对农村地区的穷人来说,能吃上肉仍是件美事。
 
    即便最近几年,政府政策仍旨在支持粮食生产--特别是在大型国有农场,尽管改革派人士警告说,耕地最好用于种植灌溉需求较低的作物。
 
    但中国肉类消费量的增加改变了整个局面,因为饲养牲畜所需的饲料量很大。不再强调国内自产对沿海和南方饲养家禽的农户尤其有利,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在争取提高玉米进口政策的开放度。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2月11日称,中国新公布的纲要表明,该国不久就会出现粮食产量低于消费量的局面,确保主粮自给自足的长期承诺就此终止了。这听上去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中国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将对全世界造成重大影响。

    有人会说,此举显然反映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即过去十年来,中国总的来讲一直都是个粮食净进口国。但现在该国认识到,生活和食物链并不只是粮食。与进口粮食相比,进口牛肉成本更高。这样说来,就如何使用耕地这一问题而言,加大平衡力度是更明智之举。
 
    据报道,过去十年来的一个走势是,有国家背景的中国大型企业一直在收购农矿产品生产用地或企业,目的就是保证该国长期的供应安全。
 
    在非洲、乌克兰或其他任何地区,获取他国土地及自然资源都是十分棘手的政治课题。但为了确保13亿人的需求,中国当前立场十分坚定。未来几年里,人们会越来越多地了解这种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