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潜力逐年释放
我国粮食生产由湖广熟,天下足的南粮北调格局发展到目前的北粮南运。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3年东北地区粮
我国粮食生产由“湖广熟,天下足”的“南粮北调”格局发展到目前的“北粮南运”。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3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总产达到2904.74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的二成以上。东北四省区粮食总产量在全国比重从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2年的23.2%,2013年的比重更是达到了24.1%,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其中玉米(2379, -2.00, -0.08%)是该地区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同时也成为国内第一大粮食品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不断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农业新增补贴不断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粮油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也不断增加,针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项目不断出台,东北粮食主产区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粮食主产区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近百年来,吉林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2摄氏度。”吉林省气象专家秦元明说。气候变暖能促使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加、适宜播种期提前、晚熟及中晚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低温冷害频率减少,东北地区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范围明显北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不断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农业新增补贴不断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粮油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也不断增加,针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项目不断出台,东北粮食主产区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粮食主产区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近百年来,吉林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2摄氏度。”吉林省气象专家秦元明说。气候变暖能促使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加、适宜播种期提前、晚熟及中晚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低温冷害频率减少,东北地区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范围明显北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