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婴幼儿奶粉业近年发展
曾有人戏言:如果没有条件母乳喂养,也许会考虑在家里养一头奶牛目前许多乳品企业已经按照这一思维模式用
曾有人戏言:如果没有条件母乳喂养,也许会考虑在家里养一头奶牛——目前许多乳品企业已经按照这一思维模式用自建牧场来保障奶源的质量,更有甚者,为确保产品的安全系数,在考核奶源时还考虑到奶牛的饮食安全。比如上文中所提及制定企业内标的澳优乳业,在不久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笔者了解到,他们并购了荷兰婴幼儿乳业的鼻祖——海普诺凯。其原因不仅仅是看中海普诺凯的百年经验、荷兰唯一的有机奶粉生产商等背景,还包括远离污染的天然牧场资源,荷兰的奶牛自然放牧,拒绝使用农药杀虫剂、人工合成激素、抗生素及转基因成分,自然滋养出安全好奶,从而避免宝宝被有害物质所侵害。可以说澳优产业链所涵盖的范畴相对更广、要求更严格,所以才敢于坚持企业内控标准。就在2010年7月,澳优发现进口的幼儿3段奶粉速溶性比较差,事实上感官指标并未超出国家标准GB10767。但为了向消费者负责,澳优依据与合作方签署的内控质量标准,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作退货处理。
从企业利益的角度来讲,澳优严格的内控标准不仅增加产品成本和供应商的生产难度,甚至会引发外界对企业质量标准的误读。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宝宝们的饮食安全问题,澳优把婴幼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放在了企业利益之上,他们提出“更高标准”的口号,严格恪守“安全”与“营养”两大婴幼儿饮食诉求。尤其在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方面,澳优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从2003年开始,澳优公司就坚持在全系列产品中不添加母乳中不含的香精香料、蔗糖及麦芽糊精,从而避免对婴儿造成肝脏损害,偏食等危害,比国内即将执行的新规定提前了8年。
可以说,澳优对产品近乎“苛刻”的要求从侧面起到了推动行业标准进程的作用。正如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专家霍军生在发生重金属食品事件后提出:应将研究数据上报给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来审核之前的标准是否安全,通过完善标准来降低食品安全隐患。
纵观中国婴幼儿奶粉业近年发展,食品安全危机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三聚氰胺、皮革奶、性早熟再到如今的“含毒”事件,国内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信任一度跌入低谷,婴幼儿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不言而喻。也许一个澳优并不足以左右整个中国奶粉市场的发展,然而澳优严格的质量控制及独特的企业模式为婴幼儿食品行业树立了安全范本,对立法机构的执行力起到促进作用。毕竟,宝宝们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他们的“吃饭”问题容不得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