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河南方便面在苦水中还能泡多久

食品产业网 2010-05-05 17:38 食品
河南方便面在苦水中还能“泡”多久?-食品产业网
  【核/心/提/示】

  世界方便面生产看中国,中国方便面生产看河南。有着“方便面生产王国”之称的河南,众多方便面生产企业在这个春天进入一段“非常时期”:前面遭遇康师傅买断货架和渠道垄断的打压,后面有崛起的新兵横冲直撞,四周有“十面伏埋”,淡季提前降临,大蒜涨价100%,辣椒涨70%,小麦一年涨一毛……利润销蚀殆尽的企业,想涨价又怕被消费者放弃。4月29日,20多家领军企业在郑州开起闭门会议:是树起“起义”大旗到国家有关部门投诉,还是向法庭起诉康师傅垄断,还是破釜沉舟换个活法?

  会议开得沉闷而悲壮。河南本土方便面、挂面制品业路在何方?在市场上夺得话语权还得走多长时间?

  多事之“春”企业压力重官方数字险

  本土企业陷入内外交困

  4月29日,我省20多家方便面、挂面领军企业的负责人聚集郑州,谋划本土企业如何“突出重围”。

  “方便面、挂面制品进入一个非常时期。”河南方便面制品专业协会会长、本土方便面“大哥大”白象食品集团董事长姚忠良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4月21日在吉隆坡闭幕的第七届世界方便面峰会上的情况。他说,世界方便面生产总量没有增长,但销售金额增长很快,这说明什么?其他国家在研发新产品方面投入非常大,而国内增长停滞不前,利润缩水,恶性竞争加剧。

  众企业接过姚忠良的话茬,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方便面制品企业到了生死关头:大蒜涨价100%,辣椒涨价70%,小麦每年涨价一毛钱,进口的棕榈油也趁火打劫。这次,原料的涨价与以往不同,今年是温水煮青蛙式地小步快涨,企业不断失血而不敢涨价,靠“面块瘦身”、“料包缩水”更是“饮鸩止渴”。无可奈何中,不少厂家只好把生产线停下,一些企业如流星闪过,无声坠落。“真没有招了。”这是几家企业老总反复重复的话。本土方便面、挂面企业难中求进,忙活了一年,却是亏得多赚得少,上下左右的惨烈价格战、渠道战,犹如一把把飞刀,让本土企业刀刀见血。

  官方数据显现河南窘境

  省政府食品办公室主任陈振杰给这次会议画了个“圈儿”:“讨论河南的事,研究自己的问题,加快转型改变产业结构,提升方便面品质。”

  省政府食品办公室出示了一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最新统计表明:河南55家方便面企业,受金融危机重创,2009年我省的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仅为0.6%,今年1~3月份,同比增长0.04%。而在产量方面,今年1~3月我省方便面同比增长47.5%,河北省的增长高达255.62%,湖北增长101.75%。而2008年的情况是,在全国众多省份方便面行业呈萎缩状态时,只有河南还在蓬勃发展。

  形势严峻,河南方便面军团怎么办?

  企业热议 向垄断说不还是向自己挖潜?

  被逼无奈商讨“合纵”大计

  在全国方便面市场竞争的滚滚硝烟中,河南企业引人注目。如今在河南,已经有领军企业,如康师傅、华龙、统一等的方便面基地;全国方便面20强企业中,河南占了10个。作为“方便面生产王国”,河南的方便面企业曾盛况空前。

  “淡季提前到来,成本压力空前,后边能用的招数不多,怎么办?”“真够苦,真够累!”“康师傅的所有举动,就是加快垄断步伐,认识不到将更被动。”会上,众方便面企业老总,把矛头直接指向康师傅搞垄断上。

  企业老总们说,这两年,河南知名方便面企业白象、国华、南街村等,在价格战中学会了自卫,向中高端市场冲击。白象“大骨面”、“珍骨煲”等拳头产品在中价面市场博得了头彩,“8848大骨皇”也到高端市场分得了一杯羹……然而,方便面行业的霸主(也是高档面市场的霸主)康师傅,在一些省市买断货架和一些渠道;另一方面,河南本土军团原以三四级市场为主,提升自己进军城市一二级市场,但康师傅又有产品“下乡”,以每包赔本1元的血拼价格打压本土军团,如果不跟风,产品卖不动;如果跟风,又赔不起——在康师傅的打压下,众多本土企业几乎无生存空间。

  市场调查人员还通报了康师傅的最新动向:康师傅在成功垄断了外省一些市场后,现在主攻河南。

  于是,有人提出“合纵”策略——到国家有关部门控告康师傅垄断市场,搞不正当竞争。更有企业提出,希望大家抱成团,对康师傅提起诉讼,让法律把康师傅带回到正当市场竞争的道路上。

  严峻形势“砸”出经验交流

  随后,国内生产方便面和挂面机械的巨头——河南东方通报了全国订货的情况,让与会各方大吃一惊。河南东方的老总说,数据显示,安徽上生产线很快,邻近河南的阜阳就上了几十条生产线,甘肃、云南、贵州、新疆都有大量订货,福建搞造船的企业加入了方便面行业,河北搞房地产的企业也打了进来。有一家企业一下子进了35条生产线,开机率达100%,这么多地方大量要设备,河南军团正面临“十面埋伏”。目前这些数字,还没有上报给统计部门和行业协会,

  看到这一严峻现实,正在讨论起诉康师傅的众企业立即调转话题,回到陈振杰画的“圈”上来。原本存在竞争的对手之间不再保密,愿为河南企业尽社会责任,把自己的经营秘诀和盘托出。

  博大面业的儿童挂面在湖南处于垄断地位,他们调整结构的痛苦过后,发现前途广阔;百分公司主攻干吃面,成为一匹“黑马”;国华生产的“河南烩面”没有工业味,出口反映很好;斯美特在别人打得天昏地暗的时候,创新生产出了“魔鬼辣面”,卖得很火,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我们不能只在原地打转转!企业家们在反思:华龙以前在东北推出“东三福”,在山东推出“福面”,针对中原推出“六丁目”等,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产品组合,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战略区域市场;促销费用一放难收,促销费用就像“杜冷丁”,越用越上瘾,最终使产品通路无足够利润支撑,产品卖出去了,利润空间却没了,产品不得不退出市场构建自己的市场“根据地”,是未来抢占市场优势的一个先决条件;调整结构努力实现“以产品养产品”、以低端“攻击性产品”掩护中高档产品顺利突围或切入,最终达到产品升级等战略性目标。

  大家都在找不足:在营销手段上,本土企业应该忘掉以厂家为核心的一厢情愿的产品诉求,关注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忘掉厂家单方面的产品定价行为,关注消费者消费动向和消费定位;对目前实施的针对农村市场竞争推出的“巷战”营销模式进行升级转型。

  破解困局 对内定策略对外多借鉴

  要优生不要“双胞胎”

  会议结束后,企业家们谈兴正浓,一直持续到晚八点半还不愿离去。

  陈振杰告诉企业家们,要好好优生一个孩子,不要生“双胞胎”——自己的产品跟自己打架。河南企业众多,挖人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一个关键人物一旦失去,将会封锁企业的出路,企业一定要树立职业经理人管好企业的观念。

  要精耕不“撒胡椒面”

  事实上,“方便面生产王国”遭遇的危机,也连着国内同行的心,外省同行也在“解剖”河南方便面制品这只“麻雀”。

  山东是食品生产老大,河南居第二。在河南本土方便面制品企业琢磨外地市场、寻找突破口的同时,一位山东的朋友向记者转来了山东东丽园食品有限公司的一份“河南方便面市场分析”资料。

  这份资料显示,该企业全面考察过河南18个市,认为厂家须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和采取措施,以应对新的挑战——

  分渠道、分品项运作市场。针对河南市场渠道与通路挤压严重的现象,建议生产厂家采取分渠道运作模式,即在不“动”原有网络资源的情况下,挑选不同档次和规格的产品,采取分渠道、分品项运作的方式,在一个市场实现多个客户(两个为佳,不是越多越好)并存。比如,1元包设置一类客户,1元包及其以上产品设置一类客户;或一个走农村流通,一个走城区终端,避免一棵树上吊死的现象。

  根据各企业市场战略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有爆发力、有潜力的市场,根据核心市场、重点市场、一般市场的定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展开兵团作战,实现市场专攻,务求运作一方,影响一片,不断扩大战略区域市场,并努力实现以点带面,连面成片,扩大“根据地”市场,最终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坚决避免“撒胡椒面”、“一把抓”、“一刀切”和“硬碰硬”的操作误区。在促销方面,避开强势品牌挑起的价格战,避其锋芒,采取迂回战术,避实击虚。具体方式为:首先改变目前由市场自行组织促销的模式,改为厂家直接策划和运作促销,这样既能起到推动销量提升又能对公司形象和品牌积累起到双重作用。本着“求新、求异、求奇、实用”的原则,通过专业化的促销礼品公司,实现以促销拉动终端。

  在渠道方面,在现有通路的基础上,实施深度分销和“通路精耕”,树立“决胜在终端”的运作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客户直接运作末端市场;同时,有的放矢地避实就虚,在二、三级市场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开辟诸如团购、卖场、学校、社区、网吧等特通渠道,实现产品的最大化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