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开始运行
昨天一早,壮壮的妈妈杨女士在超市精心挑选着牛奶,品牌、配方和生产日期是她最关注的问题。记者从北京市食品办获悉,北京市场上主要的牛奶制品已纳入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今年内,像杨女士这样的妈妈们只需在查询系统输入牛奶的二维码和生产日期等,从奶牛的养殖环节开始,奶牛成长中的用药、牛奶收购、储运等全过程信息都将一目了然,甚至能查到自己购买的这罐奶粉是由哪个农场、哪头奶牛“产”的。
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昨天起正式实施。北京市食品办新闻发言人唐云华告诉记者,目前,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开始试运行,已有首批8家乳制品企业及畜禽食品企业将产品信息纳入了这个平台。
据透露,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包括3部分:政府监管平台、企业应用平台和消费者查询平台。目前政府监管平台已经启用,而企业应用和消费者查询平台,将陆续在今年内开通。
记者在北京食品办指挥调度中心看到,在电脑系统中输入一批次伊利牛奶的二维码和生产日期,很快,电脑就显示出“收奶日期、收奶批次”,甚至运输的“奶车号”都能查出来。追溯系统从奶牛的养殖环节开始,包括奶牛的品种、饲料、用药、检验检疫、牧场情况等信息,到了销售流通环节,这批次牛奶可能涉及到哪些“奶罐”和牧场,由具体哪个班组生产等,这些信息都将自动“加载”到牛奶产品上。今后,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上建立的追溯信息查询验证系统,查询到这些信息。
据了解,目前,本市已纳入全程可追溯系统的产品包括在京生产的部分三元、伊利、蒙牛、光明乳制品,华都肉鸡、金星鸭业、卓宸牛肉等产品。今年,北京食品生产经营者须按照规定报送信息,实现重点食品生产、收购、加工、存储、运输、销售全过程安全信息可追溯。北京市民消费的重点食品将陆续进入可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实现全程可追溯,意味着食品安全问题将明晰责任,而责任必追究。”唐云华告诉记者,实现食品的全程可追溯,是贯穿《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全文的重要原则,条例的多个条款从不同角度、不同环节对“追溯”进行了明确。
唐云华说,食品实现可追溯的指导思想为: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质量可溯源,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并实行全过程管理。此外,食品全程可追溯将包括农业投入品可追溯、食品添加剂可追溯、食品是否冷藏等品质状况可追溯、食品信息的可追溯查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