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便面:江山依旧在 重整待后生
行业的领军企业康师傅于2016年2月22日,发布其有史以来的首次盈利预警:其成本利润大幅下滑。2016年3月1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的统计数据出炉,根据对占有市场95%以上的22家方便面企业统计分析如下。
1.中国方便面行业连续第五年持续下跌,业内新一轮整合加剧
2015年,中国大陆方便面总产量362.49亿份,较上年下跌8.54%;2015年,中国大陆方便面销售额490.91亿元,较上年下跌6.75%。在现有22家企业中,有6家退出市场,另外13家企业产量下跌。而位居行业前4名的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均在产量下跌之列。因而,全行业产量下跌8.54%的颓势在所难免。而在产量下跌的12家企业中,有4家龙头企业其销售额的增减则显现了差异。康师傅下跌10.4%,统一与白象则在5.5%的区间,今麦郎则以持续三年的加速转型与创新,在2015年产量下跌4.99%,但38.51亿元的销售额却使范现国在方便面扭亏为盈中,形成了重要转折,销售额增长20.5%。
在康师傅的盈利预警发布后,尽管投行与媒体对方便面行业的唱衰之声不断,但全行业却仍显平静。因为,这种行业下滑的态势,早在2011年就已经由下向上传导,康师傅方便面大幅度下滑已在预料之中,只是早晚的问题。与之相伴的是,2015年,行业中21.4%的企业退出市场,46.4%的企业产量下滑,42.9%的企业销售额下跌,中国方便面行业的“病态”尽显。中国方便面企业长期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困局亦在下行压力下充分暴露,行业新一轮的整合加剧。
2.方便面行业2015年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2015年方便面行业的困局主要源于供给侧改革迟滞,虽然部分企业突围初见成效,但整体上仍呈“红海过热,蓝海寂寞”的同质化、少层次、无差异的竞争格局。
2015年,中国方便面行业处于转型与价值提升的“阵痛”期,并已初见成果。尽管2015年中国方便面行业仍呈下行态势,但就发展质量而言,行业的发展更加理性和健康,在产业转型与价值提升中,有重要进展。2015年是中国方便面全行业加速创新的起始年,特征有三。
1、康师傅作为行业老大,其发展理念有了重大突破,创新活力被激发。
2015年,全行业最大的变化是康师傅的发展战略展现出“以创新提升价值”的重要转型并付诸实践,其重要布局体现出其“有所不为有所为”的价值取向。
首先,作为中国低价方便面的最大市场占有者及主要受益者,体量庞大的康师傅主动关闭了若干低价面加工厂,将仍有盈利的1.5元以下的低价面市场空间,让给了众多以低价面为生的民企。使这一长期被挤压的低价面市场板块有了舒缓向上的活力。其二,在开发“爱鲜大餐”等高端面的同时,康师傅将产品创新的定位,放在对原有产品健康内涵的提升上,虽然还是经典的红烧牛肉面,但5元左右的“三倍料丰”营养价值大大提升。市场效果虽不立即见效,但企业对消费者的诚意及对市场的敬畏尽显。与此同时,康师傅还着眼于全行业的持续发展,率先与天津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启动对方便面的营养与健康研究,成为全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正能量。作为年销售额236.4亿元的康师傅,其转型异常艰难,但2015年他已坚定地起步,从而对整个行业形成积极、向上的引领。
2、个性鲜明、持续创新的企业,在行业整体低迷中,业绩上升,方便面的健康内涵在加大,健康转型已启动。
2015年,持续三年做产品创新的今麦郎扭亏为盈,销售额上升20%以上。2015年,五谷道场以2.2亿元的销售额,摘掉亏损帽子。后起之秀玖玖爱,则以42.86%的增幅,完成3亿元的销售额,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3、方便面行业的产品多元化分层及差异化品牌区隔的轮廓初现。
随着四川玖玖爱创新对方便面市场的冲击,统一在高端面的发力,以康师傅、统一、日清、农心为代表,高端面的市场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它将原有的以价格竞争为手段以低端方便面为主、由上向下挤压的竞争模式,向以营养健康为内涵,展示核心竞争力,势均力敌的高端方便面延伸,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各企业核心产品的竞争力日益提升。白象集团专注的“大骨面”在河南市场的占有率高达50%以上,远胜康师傅。专注地培育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在一个锅里面烩”,行业健康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两大因素——产品多元化分层与差异化品牌区隔的雏形,在2015年显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孟素荷 教授级高工
2015年,方便面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引起的行业下跌,将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与困局尽显——其实它早已存在。2015年,行业的自我修复功能已开始启动,正在经历治病疗伤的“阵痛期”。2015年,中国食品工业的增速再次下跌至4.6%,较上年降低3.4%。2016年行业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方便面行业的2016年仍处于修复期,尚未触底,但中国方便面在30余年建立的江山依旧稳中向好,我们毕竟走在恢复健康的道路上,行业的发展质量毕竟在一天天提升。江山依旧在,重整待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