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下降成本上升 乳品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2007-07-27 11:50
相关行业
在印象中,超市里近期经常是这种景象:一边是居高不下的肉价,一边是正为促销打得你死我活的牛奶大战,看得人眼花缭乱。在猪肉、鸡蛋等农产品和饲料原料价格都在上涨时,牛奶价格却好像没有涨价的动静,让人不禁有些疑惑也有些担心:牛奶为什么不涨价?会不会有一天也像猪肉价格一样“火箭发射”?
今年上半年以来,农产品和饲料价格大幅上涨,乳品企业成本负担越来越重,甚至有超过1/3的奶农和乳品企业仍处于亏损的经营状况,按理说,乳品涨价已经迫在眉睫;可是另外一方面,由于夏季是牛奶销售淡季和消费习惯的原因,乳品企业又不敢在行业内率先涨价。记者在走访了北京市内的几大超市后发现,原来火热的牛奶促销已经很少见了,乳品企业正通过减少促销降低成本。
利润下降
昨日(26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内的几家超市,发现牛奶价格虽然没有上调,但是原来捆绑在一起的促销已经很少见了。最常见的伊利“利乐枕”纯牛奶,原来6袋绑在一起销售总共售价6元。现在促销没有了,每袋1.2元,相当于每袋售价增加了0.2元。原来促销时候大盒包装外送2小盒的蒙牛、伊利等品牌酸奶价格也都没有变,只是原来促销的2小盒都不再送了。这说明今年饲料等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得乳品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对利润的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玉米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4.7%,其他饲料原料也都不同幅度上涨。据此测算,每公斤原料奶成本因饲料价格上涨多了约0.15元,约上涨了7%。可是,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钧对近几年来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测算,2006年中国原奶平均收购价格约为2.05元/千克,较上年同期上涨1.99%,而且这一价格大致维持到了现在。
由此看来,原料奶生产成本的涨幅大大高于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涨幅,乳品企业的利润下降严重。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监测数据显示,近段时间来,市场竞争及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整个奶业的利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超过1/3的奶农和乳品企业仍处于亏本经营的状况,且仍未得到有效的改观或遏制,有些地方的企业亏损面已达到了70%。
奶业利润下降不仅影响到商家,同样受伤的还有奶农。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认为,现在原料奶收购秩序乱,奶农养殖效益低,1/3奶牛养殖户都在亏本,有些地方已经出现杀牛、奶牛当肉牛卖的现象,严重威胁奶源基地建设和奶业发展后劲。长此以往,乳业也可能遭遇生猪的周期性危机,而导致奶源供应短缺,乳品价格大幅上扬。
消费量不足“瓶颈”难破
7月流火,由于高温下牛奶保存很不方便,对于很多乳品企业来讲,夏季也正是一年中的销售淡季。
乳业高级分析师陈连芳认为,乳业通过减少促销变相提价的策略和乳品企业现在所处的两难境地有关,一方面是饲料等原料价格上涨,利润下降导致企业面临涨价压力;另外一方面,夏季高温,正是牛奶的销售淡季,打惯了价格战的乳品企业又不敢贸然在行业内涨价。
其实归结到一点,中国乳业发展的“瓶颈”还是消费量不足的问题。
尽管说由于人口基数大等原因,我们国家对乳品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需求却有限。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监测数据,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6.5千克,仅为世界人均乳品消费的20%,而近几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更是停滞不前。
陈连芳认为,像中国这样没有饮奶传统的国家要发展奶业,首先要从孩子抓起,学生奶计划就是一个影响最深远、成效最长久的措施。传统的中国人没有饮奶习惯,甚至相当部分人群有“乳糖不耐受症”。通过实施学生奶计划,使国人从小培养起饮奶习惯,年龄越小也越容易克服“乳糖不耐受症”。
业内人士认为,日本通过“一杯牛奶拯救一个民族”的宣传,逐渐改变了国人不爱喝牛奶的习惯,中国也有很多人正在为此而努力。而牛奶销售问题一旦解决,奶农和乳品企业的日子自然会好过起来。(江玲)
今年上半年以来,农产品和饲料价格大幅上涨,乳品企业成本负担越来越重,甚至有超过1/3的奶农和乳品企业仍处于亏损的经营状况,按理说,乳品涨价已经迫在眉睫;可是另外一方面,由于夏季是牛奶销售淡季和消费习惯的原因,乳品企业又不敢在行业内率先涨价。记者在走访了北京市内的几大超市后发现,原来火热的牛奶促销已经很少见了,乳品企业正通过减少促销降低成本。
利润下降
昨日(26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内的几家超市,发现牛奶价格虽然没有上调,但是原来捆绑在一起的促销已经很少见了。最常见的伊利“利乐枕”纯牛奶,原来6袋绑在一起销售总共售价6元。现在促销没有了,每袋1.2元,相当于每袋售价增加了0.2元。原来促销时候大盒包装外送2小盒的蒙牛、伊利等品牌酸奶价格也都没有变,只是原来促销的2小盒都不再送了。这说明今年饲料等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得乳品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对利润的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玉米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4.7%,其他饲料原料也都不同幅度上涨。据此测算,每公斤原料奶成本因饲料价格上涨多了约0.15元,约上涨了7%。可是,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钧对近几年来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测算,2006年中国原奶平均收购价格约为2.05元/千克,较上年同期上涨1.99%,而且这一价格大致维持到了现在。
由此看来,原料奶生产成本的涨幅大大高于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涨幅,乳品企业的利润下降严重。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监测数据显示,近段时间来,市场竞争及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整个奶业的利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超过1/3的奶农和乳品企业仍处于亏本经营的状况,且仍未得到有效的改观或遏制,有些地方的企业亏损面已达到了70%。
奶业利润下降不仅影响到商家,同样受伤的还有奶农。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认为,现在原料奶收购秩序乱,奶农养殖效益低,1/3奶牛养殖户都在亏本,有些地方已经出现杀牛、奶牛当肉牛卖的现象,严重威胁奶源基地建设和奶业发展后劲。长此以往,乳业也可能遭遇生猪的周期性危机,而导致奶源供应短缺,乳品价格大幅上扬。
消费量不足“瓶颈”难破
7月流火,由于高温下牛奶保存很不方便,对于很多乳品企业来讲,夏季也正是一年中的销售淡季。
乳业高级分析师陈连芳认为,乳业通过减少促销变相提价的策略和乳品企业现在所处的两难境地有关,一方面是饲料等原料价格上涨,利润下降导致企业面临涨价压力;另外一方面,夏季高温,正是牛奶的销售淡季,打惯了价格战的乳品企业又不敢贸然在行业内涨价。
其实归结到一点,中国乳业发展的“瓶颈”还是消费量不足的问题。
尽管说由于人口基数大等原因,我们国家对乳品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需求却有限。据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监测数据,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6.5千克,仅为世界人均乳品消费的20%,而近几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品消费量更是停滞不前。
陈连芳认为,像中国这样没有饮奶传统的国家要发展奶业,首先要从孩子抓起,学生奶计划就是一个影响最深远、成效最长久的措施。传统的中国人没有饮奶习惯,甚至相当部分人群有“乳糖不耐受症”。通过实施学生奶计划,使国人从小培养起饮奶习惯,年龄越小也越容易克服“乳糖不耐受症”。
业内人士认为,日本通过“一杯牛奶拯救一个民族”的宣传,逐渐改变了国人不爱喝牛奶的习惯,中国也有很多人正在为此而努力。而牛奶销售问题一旦解决,奶农和乳品企业的日子自然会好过起来。(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