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专家提醒:我国百姓食品安全观念尚存三个误区

华夏酒报 2007-12-12 20:24 相关行业
新华社武汉12月11日专电 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近年来大有好转,但许多老百姓仍很不放心。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秀发调查后认为,不少情况是由于观念误区导致的,有三个问题较为突出。 首先,认同食品添加
新华社武汉12月11日专电 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近年来大有好转,但许多老百姓仍很不放心。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秀发调查后认为,不少情况是由于观念误区导致的,有三个问题较为突出。
  首先,认同“食品添加剂一定有害”的人很多,事实却并非如此。孙秀发说,凡食品加工基本离不开添加剂,有些食品为增强口感需要添加剂的帮助,如炸油条,加了添加剂才又酥又脆,酸奶里的增稠剂也是一种添加剂等等。
  那么,添加剂的问题在哪里呢?孙秀发强调,食品加工者有没有违法或违规使用才是主因。如做米粉时使用“掉白块”,这种东西可以漂白、增加嚼劲、防腐等,但由于会产生有毒物质甲醛,我国法规对此明令禁止使用。他说:“罪不在添加剂,而在于违法使用的单位或个人。只要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添加剂的食品,我们就可以照吃不误。”
  其次,不合格食品就是有毒有害的,这种认识也过于绝对。孙秀发举例说,前一阵某品牌奶粉被检测出碘超标,作为产品属不合格产品,不可以上市,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这种奶粉少量摄入并无多大害处。然而一些食用过这种奶粉的老百姓因为理解有误,产生不必要的危机感甚至恐慌。一些人把质量问题等同于安全问题,认为不合格的食品就一定是有毒有害的。食品不合格因素还有很多方面,如包装、重量等。
  第三,吃含致癌物的食品就致癌了。孙秀发说,这一认识很普遍,甚至有些人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其实许多日常食品里都有致癌物或可产生致癌物的前体物质,但绝大多数人并未得癌症,相反这些食品是我们每天都不可缺少的。
  他分析说,致癌物致癌要有两个前提,一是量要大到一定程度,二是针对抵抗力不好的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