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市场期待有序竞争
著名黄酒专家胡普信向记者表示,黄酒的销售时代虽然已逐渐步入营销时代,但许多营销的原理与方法,黄酒企业并不十分熟悉,更谈不上融会贯通,致使黄酒在营销竞争中大量出现无序竞争,非理性的竞争甚至是恶意的竞争,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也将对有关企业造成伤害。
在胡普信看来,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与信息充斥的时代,要在这种信息爆炸时代获得对己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交流。黄酒业要走向理性竞争,除了行业内企业的心态要摆正之外,还要用足够的胸怀去面对行业的发展,去支持黄酒的发展,去引导消费认同。
在营销时代,企业只有突出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才会有长久的发展。目前,黄酒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这对整个黄酒行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它不仅会使行业发展陷入误区,同时也会使企业缺乏个性。
胡普信认为,个性应当体现在产品、管理和营销上。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是许多企业的口号,但缺少有效的具体行动。一些企业,为在短期内取得业绩,往往进行不太理智的低价竞争。这里主要是针对在行业中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面对以次充好的产品,自动“缴械投降”的企业或企业行为,他们美其名曰:市场竞争最有效的良药就是价格上的优势。但事实上,在现代营销理念中,市场竞争最终是质量的竞争,市场竞争最有效的手段是价格竞争。换言之,就是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应当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以此来降低产品的终端消费价格。
在黄酒企业中还存在这样一个怪现象,有的企业明知道降价后企业会出现亏损或无利可图,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到市场的恶性竞争中去。
他们狭义地认为,一个产品的亏损,并不影响企业整个产品线的盈利。如此一来,黄酒这样一种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特有产品却走上了恶性竞争之路,更被消费者按上了“低质”的头衔。
在这样的一个竞争环境中,胡普信对记者阐释道,黄酒应该向国内葡萄酒企业学习,它们不管进口葡萄酒所带来的压力有多大,始终坚持自有品牌的价格底线。如果整个黄酒行业在各个企业的共同支撑下,有一个坚挺的、合理的、能被消费者接受的价格体系,那么便会像葡萄酒行业一样,有足够的资本去支撑行业的技术、支撑行业的宣传推广、支撑行业的营销。总之,一个低盈利的行业,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
有业内人士指出,2005年以前,黄酒企业解决的是有饭吃的问题;2005年之后,黄酒企业所要解决的是大发展的问题。解放初期,全国黄酒产量从1949年的2.5万千升到1978年的39.95万千升,再到1992年的93.35万千升,再到2007年的230万千升,黄酒的产销量正在大踏步前进。但是,黄酒企业所面对的开放性市场却充满了险象环生的竞争行为。上一个五年发展中,不少黄酒企业埋头苦干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有不少企业虽然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应得的“瓜”,归其原因就是在恶性竞争中,有的企业失去了方向,有的企业则失去了竞争力。
跨入黄酒发展的下一个五年,我们期待黄酒市场能进一步得到净化,在合理实践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的同时,也实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