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黄酒供求紧张致产品提价

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 2008-07-21 10:55 相关行业
今年1月9日,古越龙山发表公告称,鉴于黄酒的市场状况,经研究确定,自2008年1月10起上调高档礼盒酒产品的出厂价,自2008年1月20日起上调部分箱酒(1年陈、3年陈、5年陈、8年陈)及坛酒产品的出厂价,总体平均涨幅约为10%,这是继2004年黄酒市场转好以来,古越龙山第三

 今年1月9日,古越龙山发表公告称,鉴于黄酒的市场状况,经研究确定,自2008年1月10起上调高档礼盒酒产品的出厂价,自2008年1月20日起上调部分箱酒(1年陈、3年陈、5年陈、8年陈)及坛酒产品的出厂价,总体平均涨幅约为10%,这是继2004年黄酒市场转好以来,古越龙山第三次带头高调提高产品出厂价格。
  早在2005年以前,黄酒市场价格很低,在此情况下,低档产品占据市场80%以上的份额,产品基本没有利润,甚至处于负增长局面,众多企业都处于生存边缘,稍不注意便会进入亏损状态。黄酒的产品售价,与我国GDP每年10%左右的增幅完全不相符合。在成本上涨、企业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为了摆脱低档酒负增长局面,解决生存问题,2006年,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女儿红等大型黄酒企业对黄酒进行了涨价。

  黄酒涨价后,古越龙山等黄酒企业受益匪浅,其将利润用于了市场投入,通过央视的广告推动及企业灵活的市场运作,促进了消费,使黄酒市场销量快速提升。

  为了进一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消费水平快速提升趋势,增加企业产品利润,2006年,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黄酒业巨头,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再次提高了普通酒价格,并开发了利润较高的中高档酒。

  2006年4月,“古越龙山”原酒价格率先全线上涨,上涨幅度从5%至38%不等,其他企业紧随其后。各企业解释涨价原因时,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提高是主要因素。

  某企业负责人解释提价原因时指出了五个成本增高的理由:第一,
  
 
 
黄酒主要生产原料糯米价格的提高,由0.8元/斤-0.9元/斤上调至1.7元/斤-1.8元/斤;第二,黄酒产品必须经过陈藏,土地价格上涨导致陈藏仓储成本增加;第三,银行利率上调,使企业财务成本增加;第四,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石油等燃料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第五,黄酒规模效益并不明显,而黄酒企业用工、推广、技改费用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使成本增高。但其并没有将消费增长供求关系紧张,作为涨价理由。

  2003年以前,按照国家统计我国黄酒产量一直徘徊在140万吨,2003年开始明显增长,全年产销量达到160万吨, 2004年上升至180万吨,到2006年则上升到了220万吨左右,每年增长幅度在10-20%之间。价格体现产品价值,经过市场运作,黄酒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销售快速增长,产品价值越来越高,促使黄酒领头企业价格提高,这才是黄酒涨价的真正原因。不过企业为了防止涨价影响销售找了各种理由,反而忽略了第一次提价后,对供求关系紧张的宣传。

  2007年,黄酒企业在涨价的宏观环境下仍在提高产品的价格,不过没有引起媒体的注意。

  某业内人士认为,到目前为止,低档黄酒的价格和两年前相比翻了一番,今后黄酒仍会提价,提升幅度将很大。

  这位人士解释提价原因时说,供销关系决定价格,产品供不应求时必然提价,供大于求时,即使成本再高,也不会随便提价。企业界解释的原材料涨价、成本提高等其他因素位居次要位置,成本增长,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全能够消化。【相关链接】

  由于受原材料价格提升、产品售价低的影响,2006年,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黄酒主流企业纷纷提高了散装酒的出厂价格,涨幅在5%到40%之间。古越龙山的新价格从4月5日开始统一执行,会稽山从4月19日开始,塔牌则从4月22日开始。涨价后社会各界反应平平,市场处于正常接受,没有影响各厂销量,没有惊动经销商、老客户与消费者。

  2007年,各黄酒企业又分别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古越龙山等黄酒高档产品价格已经超过300元,涨价行为并被消费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