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再出组合拳救市
8月15日,证监会召开了一次针对市场热点问题的“通气会”。证监会发言人对“如何看待股市暴跌”、“针对‘大小非’是否有相关政策”、“中国南车IPO等大盘股发行安排和考虑”、“上市公司回购、分红制度”以及“打击犯罪”、“规范重组资产估值”等七大热点问题作了深入解答。
根据证监会此次发布的内容,“大小非”减持拟引入二次发售机制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此前,市场有分析称,目前中国股市的各类大小非市值超过10万亿人民币,其中不受国资委控制的地方国企和各类小非数量就接近10万亿,在市场不断下滑而监管层逐步出台规范的环境下,小非明显出现了加速减持的冲动,今年7月小非减持量达到30%,创造了新的解禁记录,更重创了市场。
证监会方面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机制。例如,研究通过券商中介达成交易,引入二次发售机制,完善大宗股份减持的市场约束、减震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逐步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此外,证监会还将加强与国资委的协调配合,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国有股份的转让情况进行监管。
对于去年10月中旬以来股市的暴跌,证监会表示,这是受多种国内外因素加上资本市场机制、体制仍不健全等综合因素作用而成。对于中国南车在股市点位较低时IPO是否意味着大盘股发行重启,证监会表示,对于新股发行的节奏已经保持了谨慎的态度;1月至7月,包括中国南车在内,公开发行1亿股以上的大盘股仅4只,筹资643.19亿元,发行家数和筹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4%和49%。接下来,将引导市场力量及中介机构在市场筛选、定价调节供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证监会还详细规定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的审批程序将简化,并表示将通过建立健全敏感期间限售制度、限制短线交易、禁止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价格等方式,完善回购制度,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另外,还将通过严格上市公司分红作为再融资的前提条件等方面,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分红制度。
“截至今年6月底,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保险、社保、年金、证券公司自营及集合理财、信托及一般机构)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达51.54%。”下一步,证监会仍将推动各种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和QDII、QFII等涉外投资业务,继续加大对固定收益类和低风险类产品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计划等投资股市的比例,推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入市,增加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
此外,证监会发言人还对证券期货市场的违规问题的稽查重点,以及市场资产重组或资产注入的价值评估争议进行了规范。
有不具名专家认为,证监会此次发言,不管是引导长期资金入市还是对“大小非”进行二次发售,都明确了要解决股市“供求失衡”这一核心问题。由于今年4月份曾经对“大小非”的限制出台过相关政策,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此次该项制度的执行方式、方法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另外,专家认为,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时机已到。“融资融券对市场资金具有放大效应,可以将有限的资金进行倍数放大,虽然融券也会将股票数量放大,但是彼此间可以形成套利空间。”专家表示,股市在目前的点位已经进入安全区域,由市场机制的变化引发良性走势已成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