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解百纳商标归属案再起风云

华夏酒报 2008-10-17 10:54 相关行业
10月14日,备受关注的解百纳商标归属案在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由于控辩双方都列举和递交了大量的证据,在进行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法庭调查和质询之后,仍未能结束这场长达6年之久的争论,法院决定暂时休庭,择日继续审理。 解百纳是品牌还是品种? 原本形势占

10月14日,备受关注的“解百纳”商标归属案在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由于控辩双方都列举和递交了大量的证据,在进行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法庭调查和质询之后,仍未能结束这场长达6年之久的争论,法院决定暂时休庭,择日继续审理。


解百纳是品牌还是品种?


     原本形势占优的张裕,在双方争执的焦点解百纳是品牌还是品种的问题上,遭遇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尴尬境地:来自葡萄酒行业的几位原告,出具了来自张裕公司自身的一些有力的相关历史资料,让阵容庞大的张裕律师团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我们认为,来自张裕公司本身的很多证据就能证明,他们要抢注‘解百纳’的诉求是不正当的。20多年来,张裕历任工程师都在权威的论述中把‘解百纳’描绘为行业通用的‘葡萄系’,并认为这是一种‘国际通行规则’,这就是‘解百纳’性质最好的证明。”


     开庭伊始,原告律师就列举了一系列张裕自身的资料,从各方面证明张裕一直将“解百纳”作为国际通行的“葡萄酒系”来定义和宣传。其中,不同时期的张裕工程师如朱梅、朱宝镛、陈朴先等公开发表的论文颇为引人注目。在这些张裕公司自己的技术权威所撰写的文章中,解百纳被称为“解百纳家族”、“解百纳香型”、“解百纳香气”、“解百纳系列”、“解百纳酒的风格”、“法国红葡萄解百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一本权威的葡萄酒书籍中,时任张裕总工程师的陈朴先先生清晰定位了解百纳的出身——“解百纳”是酿造这种酒所用的3种葡萄英文名称的缩写。“它吸收了3种葡萄的精华,故此而得名。”


  针对原告的观点和证据,被告也列举了大量证据进行了反驳。被告认为,原告陈述的观点许多与事实不符,例如原告指控答辩人认定“解百纳”不是对葡萄和葡萄酒的通用名称属于“错误认定”是对有关事实的曲解。因为解百纳长期由张裕集团独家使用,已经与其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客观上已经起到了区别商品来源的作用。


     作为“解百纳”商标的率先使用和目前商标的所有权人,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以第三人的身份出席了庭审,并作了大量举证。代理律师当庭表示,“解百纳”一词是由张裕公司独创,不是中文的固有词汇,不具有任何含义。1936年就已经取得商标注册的事实,完全能够证实“解百纳”不是葡萄酒名称或相关通用词汇。


国产葡萄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酒高端品牌缺失


     为什么众多中外葡萄酒生产商如此坚决反对“解百纳”归属张裕一家独有?


     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问题。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报告》显示,1998年以前,市场上生产解百纳的企业仅有张裕一家,此后不断有企业加入这一行列,尤其在2003年商标案爆发之后达到高潮。如果张裕将解百纳注册为商标,将损害葡萄酒业多家企业的利益。


     但实际上,各大巨头所争的已不仅仅是商标权,在其背后是高端产品的品牌资源。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解百纳在国内曾经是高端葡萄酒品牌的代表,尽管这一品牌的号召力已经开始削弱,但葡萄酒企业多年的耕耘已令这一称谓深入人心,各大厂商不愿放弃这一品牌下重大的市场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各大巨头之所以紧紧攥住“解百纳”不放,同时也凸现在中国葡萄酒行业缺乏真正的高端品牌。


     “中国葡萄酒如果真的能高端化,我是很鼓励它们出口的,但是现在产品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出口只是噱头,不具有实际意义。”美国星座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夏仲邦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尖锐地指出,中国缺少真正的高端品牌。


     另外,进口葡萄酒的大举进入,令其从“假想敌”过渡到真正的“敌人”身份,国产葡萄酒企业面临不得不面对的冲击。


     “中国自产葡萄酒每年增长在15%—20%左右,但是进口酒这两年正以100%的速度增长,明年,进口酒会达到800万箱,而本地酒可能是4000 万箱多一点,进口酒份额将超过16%。以营业额来算,进口葡萄酒份额将超过30%;以利润来算,进口酒利润会占到行业的40%—50%。”夏仲邦表示。


     国产葡萄酒价格透明化,经销商从中赚取的利润清晰可见,而进口葡萄酒不同,它可以为经销商带来丰厚的利润。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主要市场的进口葡萄酒销售量激增,给国产葡萄酒造成的压力日益明显。


  “一旦进口酒为经销商所带来超过行业50%的利润,本地酒就可能被边缘化,部分国产酒经销商将会失去兴趣,国产酒将要被进一步‘饮料化’,变成只有产量和销量没有实质利润的产品。”夏仲邦一针见血地指出。


     “缺乏高端品牌已经成为本土葡萄酒巨头心头的一块大石。”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