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泸州老窖:价值提升的路径选择

华夏酒报 2009-02-03 10:21 相关行业
编者按: 作为中国白酒业曾经的老大,泸州老窖近年来动作频频:并购湖南武陵、控股华西证券、打造酒业园区、力推老窖特曲这些努力,让泸州老窖重回白酒业第一梯队。但这样打造出来的优势能保持多久?哪些途径是最终提升公司价值的有效手段?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下

 编者按: 作为中国白酒业曾经的老大,泸州老窖近年来“动作”频频:并购湖南武陵、控股华西证券、打造酒业园区、力推老窖特曲……这些努力,让泸州老窖重回白酒业第一梯队。但这样打造出来的优势能保持多久?哪些途径是最终提升公司价值的有效手段?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下,泸州老窖如何寻求自身的再次突破,为投资者创造更具含金量的内在价值?
  在泸州老窖董事长谢明的眼里,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如何保住泸州老窖“老三”的行业排名,并抓住一切机会再上层楼。比较现实的选择有三:大胆的资本运作,做强产业集群,以及加大团购客户的开拓力度。


  据Wind资讯统计,至1月22日收盘,贵州茅台(600519.SH)的总市值是951.35亿元,五粮液(000858.SZ)是546.24亿元,泸州老窖(000568.SZ)是261.84亿元。截至目前,A股白酒类上市公司中,只有这3家总市值超过百亿元。


  即使现在已经名列行业“前三甲”,但与贵州茅台、五粮液相比,泸州老窖无论从销售收入、净利润,高端白酒市场的占有率上都有不小的差距。而紧随其后的剑南春,虽然遭遇地震打击,但丝毫没有放松追赶的步伐。泸州老窖靠什么手段提升自己的价值,从而保住自己的“江湖地位”?


并购扩张  2008年三季报显示,泸州老窖前三季度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30.77亿元和10.85亿元,贵州茅台是64.87亿元和31.45亿元,五粮液是65.79亿元和15.89亿元,三者的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分别为32.86%、29.70%和14.24%。


  依靠常规的建厂、扩产、营销等手段,泸州老窖要实现“保三”甚至超越并非易事,但资本市场、资本的力量给这一角逐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在2007年的牛市中,泸州老窖曾短暂重返“行业老大”地位:2007年9月,泸州老窖股价达到57元,市盈率97倍,总市值近500亿元,超过同时期的贵州茅台(总市值410多亿)和五粮液(总市值370多亿),成为“白酒第一股”。但随后,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股价迅速崛起,贵州茅台股价一度突破200元,以实力证明自己仍然是这个行业的“老大”。


  “中国的白酒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把握现代经济的核心——证券金融资本,走传统产业和金融行业的互补之路。”不久前,谢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了沪州老窖未来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模式,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项目常务副主任王勇评价为“给企业增加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实际上,2006年以来,泸州老窖正是依靠谢明所说的“先走一步”的资本战略取得了高速发展。
  在完成了向经销商定向增发、高管股权激励、控股华西证券后,泸州老窖就已经开始了并购扩张。2007年9月,泸州老窖宣布收购湖南武陵酒业公司80%的股份,借此进入“酱香型”白酒经营领域。按照合作双方的说法,武陵酒定位于酱香白酒高端消费品,以填补泸州老窖因“国窖1573”只能在百年以上窖池生产、越来越供不应求而造成的市场空当。


  “五粮液和茅台走的是依托母品牌开发多个子品牌的扩张之路,在取得巨大市场成功的同时,母品牌不断被透支。从这个意义上看,泸州老窖采取收购区域名酒品牌的多品牌运营战略,有其独特优势。”国金证券(600109.SH)白酒行业资深分析师陈钢认为,并购是白酒企业做大做强的另一条路径,泸州老窖的积极摸索和尝试值得肯定。


  对于并购武陵酒的效果,谢明透露,已经实现了盈利,“盈利水平还可以”,但拒绝透露具体数字。


  陈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报表上看,目前武陵酒尚未对公司产生业绩贡献,“应该在并购后两年左右,即2009年的报表上才能有所体现。但具体利润贡献度,目前无法估算。”


  如果继续并购,下一个目标是谁?对于这个问题,谢明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未来还可能采取并购扩张的策略。他同时介绍,泸州老窖目前的强势市场是华北和东北地区,但在西北、南方地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OEM模式


  白酒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是高档白酒,泸州老窖也是如此。2008年半年报显示,以国窖1573和老窖特曲为代表的高档酒,实现销售收入13.79亿元,同比增长68.50%,毛利率81.25%;中低档酒实现销售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74.31%,毛利率31%。


  依照行业营销专家杜建刚的统计,目前,白酒业高、中、低档酒的销量比例大致为15:35:50,而利润比例则正好倒过来,是50:35:15。但由于受酿造方法的限制,传统白酒尤其是高档白酒,产能存在一个上限,要实现规模的不断扩张,必须要突破这个禁锢才有可能。


  谢明坦言,与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相比,国窖1573受窖池数量的限制,产能更受局限,“达到年产3000吨以后,再提升的空间有限。”泸州老窖要进一步扩张,必须要走产业集群道路。


  这个产业集群就是泸州老窖牵头建立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园区”。该园区2006年开工建设,总规划用地7500亩,一期规划总投资35亿元。其发展模式是以泸州老窖牵头,以泸州600余家酒类生产企业为基础,采取市场化运作,实行OEM贴牌式生产,最终使其成为中国白酒界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包材供应地。按照规划,依托这个园区,到“十一五”末,仅“泸州老窖”年产值就将增至100亿元以上。


  谢明介绍,泸州老窖希望能通过产业集群,把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关联起来,实现三个结合。首先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是泸州老窖的管理输出;其次,通过国家白酒检测中心进行食品安全把关,凡是园区出去的酒都通过国家认定的质量技术标准;第三,通过园区规模化、标准化和配套性的生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节省的部分用来弥补运输过程中的成本。“中国的服装业和电器行业都有贴牌生产行为,但食品贴牌生产目前依然是空缺。我们把白酒集中搞OEM贴牌式生产,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


  “OEM的模式可以为泸州老窖带来稳定的收益,带来质量和产能的保障及制造成本的下降,但最终决定其行业地位的,依然是自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陈钢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