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西凤酒、太白酒陕西受保护

华夏酒报 2009-03-20 14:50 相关行业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临潼石榴吸引外国游客前往采摘 (资料照片)。(记者 李明摄) ■记者王昕 实习生王融 陕西苹果、临潼石榴、周至猕猴桃这些我们在超市里常常能见到的鲜美水果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或许这个颇为专业的词汇让不少消费者有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临潼石榴吸引外国游客前往采摘 (资料照片)。(记者 李明摄)
 
 
  ■记者王昕 实习生王融

  陕西苹果、临潼石榴、周至猕猴桃……这些我们在超市里常常能见到的鲜美水果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或许这个颇为专业的词汇让不少消费者有点蒙。可对于这些农业产品种植户来说,这一“名词”无疑是这些普通农产品“身上”一个醒目的标记。拥有这一标记,不仅当地的农产品拥有了其他地区产品不能随意拷贝走的名称,还保障了产品的销售量,更得到了当地政府更多的扶持。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张响亮的“名片”也成为他们发展地方经济的契机和足以骄傲的资本。

  我省21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保护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其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国家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对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保护,受到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保护与遵守。地理标志产品多具有高知名度、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显著特征,大都是民族精品、特品、名品和优品。

  据陕西省质监局副局长魏恒星介绍,拥有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名称,是给当地锦上添花的一件事。不仅意味着其他地区的产品不能随意使用这一名称,而且该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还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启动于上世纪90年代。 截至2008年9月,我省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21个,其中农产品14个(陕西苹果、临潼石榴、临潼火晶柿子、周至猕猴桃、韩城大红袍花椒、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紫阳富硒茶、汉中仙毫、延川红枣、延安酸枣、府谷海红果、洋县黑米、富平柿饼、略阳乌鸡)、中药材3个(平利绞股蓝、商洛丹参、子洲黄芪)、矿产品2个(蓝田玉、紫阳蓝黑板石)、白酒2个(西凤酒、太白酒),受保护产品数量居全国第六位和西部省区第二位。21个产品的保护区域涉及全省10个市,保护产品年产值达到142亿元,约占我省GDP的2.64%。 目前,我省的定边马铃薯、白河木瓜、耀州瓷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新名片”有力拉动地方经济

  魏恒星介绍,为了推动我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2006年我省制定出台了《陕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成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第一部地方政府规章。同时,我省还先后出台了陕西苹果、蓝田玉、凤县大红袍花椒等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监督管理办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在增加保护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声誉、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陕西省质监局政策法规处赵坤华长期负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工作。 据他讲,我省这21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批准后身价倍增,收购价格较保护前提高15%以上,且普遍高于未保护的同类产品15%-20%以上,零售价格更是超过同类产品30%以上,且销量明显好于一般产品。尤其是陕西苹果自2003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其销售价格由2003年的1.03元/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1.99元/公斤,增长93.2%;亩均纯收益由693.11元增加到2028.13元,增长192.6%。据2005年陕西省果业发展统计公报,苹果价格每增加一分钱,每亩纯收益就增加13.98元,基地县果农就可增收5000万元,果农每户就可多收入59元,成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最大、受益农民最多、收效最显著的产品,惠及延安、铜川、渭南、宝鸡、咸阳5个市29个县380多个乡镇的上千万产业人群。

  另外,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也能引导农户和企业不断扩from:cnwinenews.com大种植面积,走规模化发展之路。临潼石榴自2006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标准化示范园区面积由9000亩扩大到3.8万亩,通过统一确定产地、选定优质苗木品种、平衡施肥、微灌供水、集中套袋、分级包装等举措,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亩产量也从过去的800公斤增至1000多公斤,2007年全区石榴种植面积达13万亩,总产量突破13万吨,收入达2.6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0%,临潼区已成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好的石榴生产基地,临潼石榴已成为当地致富农民的一大支柱产业。同时,“国家地理标志”也促使地方政府对当地的保护产品进行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管。如紫阳县政府将茶叶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来扶持,先后投入4640余万元改建茶叶加工厂、免费培训茶农,规范茶园管理,统一标识,加大广告宣传,紫阳富硒茶自2004年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来,茶叶总产量由保护前2003年的1256吨增至2007年的1913吨,增长52.3%。

  产品尚难形成规模效应

  虽然“国家地理标志”这一名片在拉动我省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产业化程度偏低仍制约其做大做强。同时,我省还有一些地区的优秀产品也因为种种原因还未走上申请保护之路。

  谈到目前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魏恒星介绍说,我省的一些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链均比较短,生产加工基本上仍处于原始的手工加工阶段,高科技生产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不够广泛。这种粗放式生产不仅难以保证产品质量,而且无法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造成生产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产量上不去,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申请保护后没有能力进行生产扩张与保护推广,难以发挥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同时,我省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还严重存在重申报、轻标志使用与管理的思想。全省受到保护的21个产品中,申请并获准使用专用保护标志的生产企业仅20家,严重制约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推广工作的开展。另外,保护制度与专用标志宣传也不到位,一些企业不知道申请专用标志后才能成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合法生产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效果。

  另一方面,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虽然能够致富当地民众、带动产业发展、振兴地方经济,但在其初期产品培育、标准化示范与生产、产品推介与评审、产品后期监管与保护宣传、最终实现产业化生产与经营等各个环节,均离不开必要的政府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较为知名的地理标志产品达百余种之多,且大多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陕南与渭北地区。而目前受到保护的产品仅21种,华县大葱、城固柑橘、洛南核桃等优质传统特色产品仍无法获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