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国储局抛糖抛油调控物价

食品产业网 2009-12-15 10:39 相关行业
国储局抛糖抛油调控物价-食品产业网
  通胀预期重新抬头。近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开始“前赴后继”地上涨,从最基本的粮油到作为调味品的大蒜、辣椒,无不是“涨”声一片。这一现象已经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对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14日称,我国粮食、猪肉、食用油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储备体系,库存和供应都是充足的,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今后一段时间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不大。

  除了增加供应以外,收储和抛储也是政府平抑市场价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人士建议,为有效应对通胀,既要使用行政手段,也要使用包括利率和汇率政策在内的市场化手段,尤其是在当前资产价格可能出现泡沫的情况下。

  聚焦 1 发改委称农产品涨价属恢复性,明年出现明显通货膨胀依据不足

  近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方粮食、蔬菜、猪肉等食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水、电、成品油等政府管理价格也有一定幅度调整。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14日称,据此断言明年会出现明显通货膨胀依据不足。

  “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上述负责人说。

  据分析,首先,在总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某些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下,单纯的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引发实体经济通胀的可能性较小。

  其次,近期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国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实行临时收储政策等综合措施作用的结果,猪肉、食用植物油等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前期价格下降过多后的恢复性上涨,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季节性波动以及前段时间恶劣天气的影响。

  “应该说,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有利于缓解农民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目前,我国粮食、猪肉、食用油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储备体系,库存和供应都是充足的,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上述负责人说。

  具体而言,粮食价格方面,我国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库存充裕。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超过4500亿斤,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安全线水平,库存结构也很合理,分布比较均衡,粮食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国内粮食价格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食用油价格方面,预计后期国内食用油价格将在目前的价位上波动,波动的幅度不会太大。从国际市场看,全球油料市场将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后期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从国内市场看,今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总量增加较多,目前油脂加工企业原料和成品库存均比较充裕,国内油料油脂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

  猪肉价格方面,当前生猪价格止跌回升,主要受天气转冷后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影响。随着冬至前后南方居民腌制腊肉需求,以及元旦、春节临近节日消费需求的增加,后期猪肉价格还可能出现持续小幅上涨。但由于能够繁殖的母猪存栏量仍偏高,春节过后,生猪价格可能再次回落。

  再次,政府管理价格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较小,且在出台调价措施时政府注意采取多种方式缓解价格上涨对物价水平、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不大。

  “今后,国家在调整水价、电价、气价时,还将逐步推广阶梯式定价的办法,对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的部分实行优惠价格,这也能够减缓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上述负责人说。

  聚焦 2 抛糖、抛油“国储”调控初显威力

  针对近期日渐明显的价格上涨,来自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的表态显示,在对粮食价格、食用油价格、猪肉价格等方面的调控中,“收储政策”是其中重要选项。

  “国家已决定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继续提高2010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对玉米、大豆等实施临时收储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这位负责人表示。同时,完善储备吞吐和进出口调节机制,根据国内市场粮食供求形势,把握好粮食拍卖、轮换等投放时机和数量,把握好进出口时机和节奏,保证国内供给,稳定市场价格。另外,去年以来国家对大豆、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国家掌握了大量油料库存,食用油市场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段时间,现货价格暴涨加之市场资金推动使得国内白糖期价大幅飙升,其中主力合约R S1009从11月初的4800点左右,一路狂飙至5400点以上。行情的大幅飙升引来国家物资储备局(下称“国储”)抛糖调控举措,12月10日,首批20万吨国家储备糖投放市场。受此影响,国内期货市场以大幅跳跌盘面来应对,调控威力得到反映。

  光大期货分析师车勇对此表示,更为关键的是后期还有30万吨国储糖已经获得批准。可见,抛储对市场带来压力,不仅使市场供应增加,同时也打击多头信心,令多头感到压力。

  还有消息显示,截至12月5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宣布在内蒙古等17个油菜籽主产省区累计收购临时储备油菜籽403.9万吨,已加工成油136.6万吨。另外中储粮手中还握有去年收购尚未销售出去的约500万吨临时收储大豆,可压榨成油约100万吨。这样,一次即可向市场投放超过200万吨以上的食用油,足够全国使用一个月以上。

  根据中金公司分析员王汉锋和高挺的判断,“面对通胀压力,中国政府的调控手段一般都是行政手段在先,利率及汇率政策在后的方式。”历史上政府宏观调控的经验表明,虽然政府应对通胀的调控手段可能带来一些短期的波动,但很难在不改变基本面走势的情况下改变物价的趋势。

  “中国通胀很有可能在年底由负转正并逐步上升。”中金公司在最新发布的投资策略报告中作出如此判断。中金宏观组预测明年全年通胀是3%,已经高于市场的预期。摩根大通中国区投行副主席龚方雄近日也表示,中国的通胀主要是输入性的通胀压力,内生性通胀压力很小。

  有专家表示,在继续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前提下,采取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融资渠道创新等货币政策的微调,对防范通胀压力或有助益。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危机后企稳回升的初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应该得到保证。但同时,也应该考虑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和经济恢复后的上行之间可能发生的共振对物价的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微调,并积极研究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可能及时机选择。

  摩根大通中国区投行副主席龚方雄对此表示,明年是相对复杂的一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其中首先是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他进一步表示,通胀将主要体现为资产价格通胀。当前环境下,中国不应该单方面加息,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重现的情况下,加息可能导致流动性更加泛滥。“不可否认,人民币要具有主动性,可控性。但明年让人民币汇率有3%至5%的升值,是很积极的政策。”对此,不少经济学专家则认为,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反对升值。

  聚焦 3 背景链接:多项农产品(13.52,0.00,0.00%)涨价成百姓关注热点

  在涨价潮的影响下,有的消费者为了多买几桶食用油而重复排队十几次,有的超市为保证货源而不得不采取限购措施,这些稍显极端的“抢购”现象真切地表明了农副产品上涨给老百姓带来的影响。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8月份以来,我国食品价格开始整体高于去年,11月份,粮食、鲜蛋、鲜菜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4%、5.5%和18.6%。最新监测结果显示,食用油和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多日上涨,蔬菜价格以降为主,淡水鱼价格后市看涨,牛羊肉、成品粮、禽蛋、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粮食方面,据国家发改委监测,2007年、2008年和2009年1至11月,小麦收购价格分别上涨8.1%、8.2%和12%,稻谷收购价格分别上涨6.3%、9.5%和5.4%;同期面粉和大米零售价格也全部出现上涨。

  猪肉价格从11月份开始就基本保持上涨态势。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监测,12月11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市猪肉(精瘦肉)零售价格平均每500克为11.98元,比一个月前上涨了近0.3元。另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厂价格在11月30日至12月6日的周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5.9元,已经连续4周上涨。

  相比之下,食用油的涨势则更为迅猛。12月1日,中粮集团旗下的食用油品牌“福临门”正式宣布提价,涉及几乎全系列的油品品种,提价幅度在10%到15%。同时,另一大食用油品牌“金龙鱼”也开始提价,其他一些食用油生产商随即跟进涨价。

  此外,白酒和乳制品的“集体式”涨价也是箭在弦上。12月13日,贵州茅台(174.38,0.00,0.00%)发布公告,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贵州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3%。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是明显的,随之便有媒体报道称中低端白酒也在酝酿涨价,有可能从下月开始全面涨一成。

  乳制品行业或许会遵循类似的涨价轨迹。日前,雀巢中国宣布将从明年1月1日开始上调旗下多个品种的乳制品。虽然其他乳制品企业大多声明不会跟进,但业内人士预计,由于国际奶粉价格已经连续数月上涨,上游成本终究会传导到下游价格上来。

  “被涨价”成了关于涨价现象的流行语,可见人们不只是担心涨价本身,更是担心涨得“不明不白”。有网友就质疑农产品的涨价向来都是由企业自己说了算,其背后的生产成本、利润状况,公众难以知晓。还有网友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受益者本来应该是农民,但利益最终却没有真正落到农民身上,而是落到了流通环节中的商贩手中。

  不少网友认为,“涨价”并不可怕,关键是涨价之后如何保证普通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政府要想办法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保证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物价上涨速度,而不是“百姓收入涨一涨,物品价格翻几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