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 第三届酒博会落下帷幕
9月12日下午,第三届酒博会落下帷幕。此次酒博会可谓群贤毕至。1565家参展商占用了2335个国际标准展位,展馆面积7.2万平方米。699家国内参展商汇聚了国内酒业的龙头,866家境外参展企业更是通过免费品鉴等各种活动,宣传推介自己的产品。
热闹背后的凉意
面对中国今年上半年对欧洲红酒的反倾销调查,来自旧世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希望继续扩大在中国影响,让更多的中国人喜欢他们的红酒。来自新世界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与地区,则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让中国的消费者接受他们的产品。世界知名酒庄(企业)拉菲、拉图、白马、木桐等各显神通,法国葡萄酒品鉴协会与新西兰葡萄酒协会更像是新旧两个世界的对话。
而来自国内的白酒、红酒和啤酒企业,更是利用独特优势,发资料、免费品中、搞演出吸引观众眼球。中国白酒企业龙头——贵州茅台更是利用东道主优势,在现场敞开销售。
与现场的热门相比,白酒行业的业内人士却感受到了阵阵凉意。受各种风波影响,今年起,中国的白酒行业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各种高中档酒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从白酒行业两巨头的半年报中,就可感受到2013年中国白酒行业正进入了深度调整期。
8月14日晚,五粮液公布2013年半年报,五粮液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和现金流三个指标都呈现增速下滑的态势。8月31日,贵州茅台半年报出炉,净利润增幅创下公司2001年上市以来新低。
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我国白酒在收入、增速、营运利润率等数据均呈现下降趋势。1-6月收入2402.1亿元,利润399.1亿元,分别增长10.7%和0.6%,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8.8%和54.5%。
“其实这个局面,并不让我们感觉到惊讶,任何行业和产品的市场发展过程都会有起伏。”中国副食品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红白对话”为中国白酒转型支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正从过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绿林好汉”式的饮酒文化向浅斟细品的文雅方式转变。
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季克良认为:中国白酒浓缩了五千年的文化,是代表中国文化一张重要的名片,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确步履艰难。世界蒸馏酒当中的白兰地、伏特加已经成功地走向世界,中国白酒处于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探索前进的起步阶段。
季克良说:“国际化的白酒消费,更深意义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输出,白酒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以文化为导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此次酒博会期间,中、法、德等多国酒业专家也为中国白酒发展支招。法国葡萄酒品鉴协会会长JeromeMancosu表示:“每一个产区的酒都有它的‘天、地、人’,每一瓶酒都有酿酒师带来的独特技术,每一个品牌不同味道才是每一个品牌自己的魅力所在。中国白酒做好自己,将自己做到最好,就会受到欢迎。”
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白酒业的立足之本
9日,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开幕首日,53度飞天茅台酒就遭到“疯抢”,中午十二时茅台展台销售柜前已排起百人长队,50箱53度飞天茅台不一会儿功夫便销售一空,主办方不得不紧急调货。
12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贵阳会展中心一号馆茅台馆时看到,虽酒博会已进入最后一天,但抢购茅台的的热潮依旧不减,仍有近百人排队购买。
“排了三个小时的队终于买到了,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能保证是真酒就好。”来自河北的孙洪新购买了两箱53度飞天茅台酒。孙洪新告诉记者,他从报纸上了解到53度飞天茅台酒将在酒博会上销售,但没想到现场这么火爆。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大部分抢购茅台的消费者都是冲着能够买到真茅台而来的,品质成为消费者抢购的真正原因。
而这一点也得到了参展的众多海外酒企的印证,优良的品质使得参展“洋酒”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
“我们酒庄一年的产酒量大概在5000支左右,保证酒的品质和质量。”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的法国迪耶酒庄老板Aleax告诉记者,他的酒庄从他爷爷开始做起,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了,酒庄一直严格控制着产量,保证葡萄酒的高品质。
“借鉴外国名酒拓展国际市场的经验有利于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可以使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全球的眼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在谈到中国白酒转型发展时表示。
他进一步阐释到,英法等国名优酒类品牌在拓展国际市场时候,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依法保护品牌等经验指的中国酒类企业借鉴。
“中国白酒业就告别过去的野蛮生长,转向更加注重品牌和质量,打造百年老店。”一位从事白酒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