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三聚氰胺的幽灵何日散去?

大食品网 2010-08-25 11:49 曝光台
三聚氰胺的幽灵一日不散,乳业市场的消费信心就难以真正培育。 2010年8月20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
  三聚氰胺的幽灵一日不散,乳业市场的消费信心就难以真正培育。

 

  2010年8月20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通报青海、河北、山西、天津等地相继查出三聚氰胺奶粉。

  让人焦虑的是,这些毒奶粉的很大部分都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遗存,直至现在仍然在市场上流通。

  比如通报的“东垣问题乳粉案件”中,河北省张北县鹿源乳业公司董事长代文明私自藏匿了2008年未销毁的问题乳粉。经“勾兑”生产出了“东垣牌全脂淡乳粉”。

  一个疑问是,当年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存量到底有多少,最终流向如何?至今仍然是个谜。

  尚无权威机构公布过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的具体数据,企业对此更加讳莫如深。当年,很多大企业声称采取了深埋和焚毁两种方式对毒奶粉做了处理。

  殊不知,大量毒奶粉其实囤积在渠道中。

  当年最没法保障的是经销商的利益。对积压在手里没法“变现”的毒奶粉,为了让自己的损失减到最小,一些经销商把问题奶粉卖给了一些号称奶粉“掮客”的中间商,中间商转给卖给有需求的小企业。

  毒奶粉还有一部分来源是,一些企业召回毒奶粉后并未销毁,转而他用。

  毒奶粉的流向一部分是下游产业,比如糕点、雪糕,甚至饲料。

  还有就是“折中使用”,把问题奶粉稀释,稀释到符合国家的标准。

  2008年10月8日,相关部门风口之下发布了一个三聚氰胺限量值的公告,其中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液态奶等为2.5mg/kg,高于以上指标均不能销售。

  现在看来,这种权衡中国乳业各方利益的限量值最终成了一个隐患。

  三聚氰胺奶粉危机中,行政监管难以期许。

  乳品行业的管理是分段监管,农业管养殖环节、质检管生产、工商管流通。三聚氰胺事件时各部门全体出动,但并非全面联动。

  一位官员曾抱怨,全国大大小小的乳企有2000多家,不可能完全监管,要靠企业自觉。

  但是在一个刚刚起步还没有规范到靠企业自律的行业,没有建章立制,没有有效的行政监管。最终的结果就是: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