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矩阵结构青啤总部集权
2007-11-19 09:12
企业新闻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悄然进行着新一轮的组织变革。这次组织变革“致力于全公司整体一致性、协同性的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悄然进行着新一轮的组织变革。这次组织变革“致力于全公司整体一致性、协同性的价值链平台的建设,实现由小价值链到大价值链的整体转型”,打造“结构一体化、资源集约化、分工专业化、执行一致性”的组织体系。
青啤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总部高管11月15日表示,“此次变革是两年来进行的系统整合的延续。核心是强调整体一致和协同作战,从分权向集权的转型可以说是这次组织变革的最大特点。”
三大中心
青啤自2000年起先后组建八个事业部,把全国的子公司按区域收归各事业部,划小范围管理。实施的是区域管理的事业部制,事业部同时承担区域市场中心、管理中心、利润中心职责。
2005年5月,青啤大扩张时期的事业部制最终撤销,取而代之为8个区域营销公司和3个子公司。变革后的组织结构中,总部是决策服务中心,第二级是营销公司,第三级是工厂。16个职能部门分为3个价值部分——业务职能中心、资源职能中心、支持职能中心。业务部门是价值链,其他各部门对价值链进行资源配置、专业化支持服务。
今年10月正式开始的新一轮组织变革,将形成战略投资、制造和营销三大中心,公司组织将变成矩阵型结构,三大中心成为全国整体一致、协同作战的大价值链,改变此前全国各地营销公司小价值链单兵作战的格局。尤其体现在营销变革上,据了解,原有八大营销中心将被打破,营销中心下属的营销公司计划以省级为单位划分。而与生产相关的50个工厂及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部门计划划归生产运营中心;而原来行使总部管理职能的部门将归属战略投资中心。
青啤这位高管表示,目前已经明确成立、即将运行的是营销中心和制造中心,战略投资中心目前还是虚设,总部各管理部门职能在一个时期内将继续行使。
为落实公司组织机构变革方案,公司在人力资源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啤酒行业资深学者、青岛科技大学教授王家林表示,“新一轮组织变革对青啤来说,生产、营销、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实行集权化管理之后,将来主品牌统一做,生产计划统一协调,营销、采购、物流等环节进行全国一盘棋的统一管理,将降低成本,更好地适应公司竞争环境的变化,真正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同步提高。”
青啤公司总裁金志国近日表示,作为青岛啤酒,在全球啤酒行业,在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营当中,正在从一个啤酒的酿造商向一个品牌的运营商去转型。
“青岛啤酒在转型过程中,从公司的组织形态来看,要保持能够适应于全球供应链的组织形态的要求,就要保持组织在新背景下的新鲜度。在新的背景下,青岛啤酒所打造的不仅仅是一种制造能力,更多的是以品牌力和组织力为支撑的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运营能力和品牌的运作能力。”金志国说。
应对华润挑战
早在半年前,新一轮组织变革雏形就已经在青啤公司决策层中酝酿形成。青啤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孙明波在今年6月20日的一次培训会议中曾表示,“公司面临新的转型,将从分权式的组织管理向集权式管理转变。为什么要实现这一转型?而且马上实现?主要来自市场的竞争和演化,主要是来自华润的挑战。”
2006年,华润雪花以534万千升的产销量位居中国啤酒行业产销量第一,青啤以454万千升位居第二,燕京以352万千升位居第三。今年华润雪花目标销量是700万千升,青啤目标是508万千升,燕京目标是400万千升。业内人士分析,这些目标在年内实现没有问题。这三大啤酒公司也规划出了2010年目标,华润雪花的目标是率先达到20%市场份额,逾1000万千升的销量,青啤去年年底提出的是“未来三年产能扩张200万千升”的战略规划。今年6月5日,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表示,燕京力争2010年实现产销量500万千升。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对于致力于成为中国啤酒行业领导者、国际市场开拓者的青啤公司而言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华润的市场,最大特点是协同作战,以集团公司的力量应对青啤区域的力量。青啤的八大营销公司,都感受到华润的威胁。但每一个区域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要实现集团化管理,实施集中化战略。集权管理,就是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的重要步骤。”孙明波说。
“由分权式管理向集权化管理的转型,应该说面临着相当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内部。目前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还不够好、不够强。每一个部门必须达到本行、本专业数一数二的水平,必须扎扎实实把本专业做到第一。”孙明波表示。
来源:《华夏酒报》
青啤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总部高管11月15日表示,“此次变革是两年来进行的系统整合的延续。核心是强调整体一致和协同作战,从分权向集权的转型可以说是这次组织变革的最大特点。”
三大中心
青啤自2000年起先后组建八个事业部,把全国的子公司按区域收归各事业部,划小范围管理。实施的是区域管理的事业部制,事业部同时承担区域市场中心、管理中心、利润中心职责。
2005年5月,青啤大扩张时期的事业部制最终撤销,取而代之为8个区域营销公司和3个子公司。变革后的组织结构中,总部是决策服务中心,第二级是营销公司,第三级是工厂。16个职能部门分为3个价值部分——业务职能中心、资源职能中心、支持职能中心。业务部门是价值链,其他各部门对价值链进行资源配置、专业化支持服务。
今年10月正式开始的新一轮组织变革,将形成战略投资、制造和营销三大中心,公司组织将变成矩阵型结构,三大中心成为全国整体一致、协同作战的大价值链,改变此前全国各地营销公司小价值链单兵作战的格局。尤其体现在营销变革上,据了解,原有八大营销中心将被打破,营销中心下属的营销公司计划以省级为单位划分。而与生产相关的50个工厂及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部门计划划归生产运营中心;而原来行使总部管理职能的部门将归属战略投资中心。
青啤这位高管表示,目前已经明确成立、即将运行的是营销中心和制造中心,战略投资中心目前还是虚设,总部各管理部门职能在一个时期内将继续行使。
为落实公司组织机构变革方案,公司在人力资源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啤酒行业资深学者、青岛科技大学教授王家林表示,“新一轮组织变革对青啤来说,生产、营销、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实行集权化管理之后,将来主品牌统一做,生产计划统一协调,营销、采购、物流等环节进行全国一盘棋的统一管理,将降低成本,更好地适应公司竞争环境的变化,真正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同步提高。”
青啤公司总裁金志国近日表示,作为青岛啤酒,在全球啤酒行业,在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营当中,正在从一个啤酒的酿造商向一个品牌的运营商去转型。
“青岛啤酒在转型过程中,从公司的组织形态来看,要保持能够适应于全球供应链的组织形态的要求,就要保持组织在新背景下的新鲜度。在新的背景下,青岛啤酒所打造的不仅仅是一种制造能力,更多的是以品牌力和组织力为支撑的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运营能力和品牌的运作能力。”金志国说。
应对华润挑战
早在半年前,新一轮组织变革雏形就已经在青啤公司决策层中酝酿形成。青啤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孙明波在今年6月20日的一次培训会议中曾表示,“公司面临新的转型,将从分权式的组织管理向集权式管理转变。为什么要实现这一转型?而且马上实现?主要来自市场的竞争和演化,主要是来自华润的挑战。”
2006年,华润雪花以534万千升的产销量位居中国啤酒行业产销量第一,青啤以454万千升位居第二,燕京以352万千升位居第三。今年华润雪花目标销量是700万千升,青啤目标是508万千升,燕京目标是400万千升。业内人士分析,这些目标在年内实现没有问题。这三大啤酒公司也规划出了2010年目标,华润雪花的目标是率先达到20%市场份额,逾1000万千升的销量,青啤去年年底提出的是“未来三年产能扩张200万千升”的战略规划。今年6月5日,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表示,燕京力争2010年实现产销量500万千升。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对于致力于成为中国啤酒行业领导者、国际市场开拓者的青啤公司而言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华润的市场,最大特点是协同作战,以集团公司的力量应对青啤区域的力量。青啤的八大营销公司,都感受到华润的威胁。但每一个区域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要实现集团化管理,实施集中化战略。集权管理,就是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的重要步骤。”孙明波说。
“由分权式管理向集权化管理的转型,应该说面临着相当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内部。目前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还不够好、不够强。每一个部门必须达到本行、本专业数一数二的水平,必须扎扎实实把本专业做到第一。”孙明波表示。
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