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集团:用舌尖守住质量大门
近日,在花冠集团副总经理、国家级白酒评委姚元滋的陪同下,记者专访了新科“山东白酒状元”邵林及其他白酒精英。据姚元滋介绍,本次省级白酒评委重新评定,采取统一培训,理论知识讲解与品评实践结合的方式。培训、考评内容包括:单体香鉴别;典型香型鉴别;浓香型(多粮、单粮)、清香型、酱香型、芝麻香型质量等级鉴别等。最终根据学员考试成绩录取第八届省白酒评委。在前二十名白酒评委名单中,花冠集团独占六席:第一名,邵林;第四名,李跃;第五名,王荣荣;第十一名,任亚会;第十二名,夏莹;第二十名,陈竹兰。27岁的邵林凭借着优秀的理论知识储备与过硬的实践能力,将“状元”的桂冠收入囊中,这是花冠集团多年来致力于人才建设的又一次成果体现。
为了不断增强公司发展的源动力,花冠集团自2014年以来,针对公司生产制造、供应、研发、营销、销售、监督服务等系统进行了组织调整,对原有研发部门进行了升级,专门成立研发中心。升级研发水平是花冠为适应行业变化作出的战略调整。花冠集团副总经理姚元滋介绍:“花冠对产品的认知,不是把它单纯当作一种商品,而是看作一个文化作品。未来花冠会立足于消费者需求,结合市场的变化去设计酒体,追求更高品质的酒类作品。”
“品酒不仅是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作为白酒国家级评委,姚元滋说品鉴白酒可以通过看、尝、闻等方式,“在酒厂里待得时间长了,用手摸一下就能判断白酒的品质来,好的白酒可以用婴儿的皮肤、绸缎来形容,细腻、圆润。”他端起一杯白酒晃了一下,说通过看酒花和挂杯的程度就可以判断出酒的好坏来。“一个优秀的品酒师,一定拥有灵敏的嗅觉、味觉,以及良好的记忆力。”姚元滋认为品酒师除了天分外,还要靠后天的艰苦学习和训练。
用技术中心来指导生产,一方面有利于基酒的有效生产和高效利用,另一方面能发挥产品研发的最大价值,更紧密地匹配市场需求,让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由于生产环节和市场的无缝对接,花冠的产品力能更有效地转化为竞争力,进而在市场中快速崛起。在花冠集团技术中心,存放着数不清的白酒样品。邵林说,经过繁杂工序酿出来的酒,称为原酒。原酒验收之后,便是分类储存,再经过多次组合,从小样到大样,一次次品鉴,再到成品酒的最后一批审批。一瓶可以摆在宴席上白酒,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为了保证酒的品质,邵林和他的同事们,不仅要在合格和不合格的大前提下保证酒的质量,还要尽最大努力稳定酒的口感,缩小同批酒中那些微末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是无法用机器分析替代人来品酒的。“品酒师的职责就是为消费者把好关,让消费者能喝放心的花冠酒。”邵林说。
科技化是白酒发展的最核心动力,而科技的核心是人才。“公司始终关注培训这一主线,每年都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姚元滋对记者说。长期以来,花冠集团聘请白酒泰斗沈怡方等白酒专家到公司指导、培训,定期邀请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知名教授举办讲座,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管理水平,实际操作技能和市场开拓能力。花冠集团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16人,中国白酒大师1人,国家级白酒评委7人,省级白酒评委9人。山东省第八届白酒评委换届考试又获佳绩,是对花冠集团坚持人才建设的再次肯定。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以中国白酒大师为首的花冠集团酿酒大师团队,有力提升了山东省各白酒生产企业品评人员的品评水平,对山东省白酒评委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推动山东省白酒质量水平的提升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