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小蜜桃成大产业
蒙阴小蜜桃成大产业,标准化合作社一诺千金-食品产业网
凛冽的寒风中,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井旺庄村果农娄和民在自家的桃园里却忙活得满头大汗。过去,他的10亩桃园一年下来,也就收入两万元左右。自从2006年他加入了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施肥、统一套袋、统一打药、统一管理,蜜桃质量明显提高,根本就不
在于凤军的带动下,山东省蒙阴县已经成立果品合作社1200个,经工商局注册的合作社有40余个,12万果农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不仅以合作互助的形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也解决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架起了果园到市场的桥梁,成为了农民面对灾害时的“避风港”和抵御市场风险的 “缓冲器”。
2002年6月,从事农产品经营服务的岱崮镇供销社副主于凤军针对当地果品生产存在的品种差、产量低、管理粗放、果农收入低等问题,成立了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于凤军带领全体社员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创建品牌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信用合作和融资服务为手段,与农民共同建立了一个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完整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组织农民综合运用生产、技术、购销、信用合作等手段,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逐步建立起了从生产到终端市场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有效实现了社员增收致富。
从果树的施肥、灌溉、修剪、套袋到采摘的全过程,合作社社员均严格按照由示范园总结的生产规程操作。“我们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施肥、统一套袋、统一打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合作社社长于凤军说。
能做到五统一,是由于农资等生产资料由供销社的网络统一配送,堵住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口子。于凤军说:“ 统一进货,严格检测,统一发放到果农手中,严格按照绿色产品的要求生产,从而把农残、药残降到最低。”
于凤军还将合作社生产的蜜桃统一注册了“蒙山脆”品牌,并获得国家级绿色(A级) 食品证书 采摘下来的桃子直接送到合作社,贴上“蒙山脆”的商标,当天就发往全国各大市场了。标准进山来,桃子进城去,最受益的就是农民。蜜桃贴上“蒙山脆”商标后,收购价每斤1元5角,比合作社外的蜜桃平均每斤多卖5角钱。去年,“蒙山脆”蜜桃还成为钓鱼台国宴指定专用水果。
从每年的六月份到十二月份,于凤军与苏果超市合作,将优质蜜桃直接配送到在南京占据着超市业态50%以上市场份额的苏果超市,并将不同品种的密桃直销南京、广州、深圳、东莞的超市 创造了蜜桃按个卖的纪录,每个蜜桃卖到了8元钱。“市场需求空间和价格空间太大了,路子已经走出来,关键是组织农民扩大标准化生产。”于凤军深切感受到标准化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效应激起了农民发展蜜桃的积极性,纷纷要求入社。合作社顺势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将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到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已吸引和带动周边4个村的607户农民加入到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蜜桃标准化示范园5000亩,销售果品2000多万公斤,社员中年平均收入达到5万多元,年收入10至12万元的社员达到了60多户,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发展蜜桃果园1.5万多亩,使3000多户果农增收致富。
为进一步满足社员多方面需要,于凤军依托合作社成立了资金互助会,在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吸收社员闲散资金300余万元,去年与市农业银行合作,开展了信贷业务,社员只需凭借社长的签字,就可获得最高3万元的小额银行贷款。目前,银行对合作社的最高授信额达300万元。于凤军表示,今后合作社将吸引和整合更多农户的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力争明年示范园面积达到8000亩。 (张圣虎)
在于凤军的带动下,山东省蒙阴县已经成立果品合作社1200个,经工商局注册的合作社有40余个,12万果农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不仅以合作互助的形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也解决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架起了果园到市场的桥梁,成为了农民面对灾害时的“避风港”和抵御市场风险的 “缓冲器”。
2002年6月,从事农产品经营服务的岱崮镇供销社副主于凤军针对当地果品生产存在的品种差、产量低、管理粗放、果农收入低等问题,成立了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于凤军带领全体社员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创建品牌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信用合作和融资服务为手段,与农民共同建立了一个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完整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组织农民综合运用生产、技术、购销、信用合作等手段,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逐步建立起了从生产到终端市场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有效实现了社员增收致富。
从果树的施肥、灌溉、修剪、套袋到采摘的全过程,合作社社员均严格按照由示范园总结的生产规程操作。“我们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施肥、统一套袋、统一打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合作社社长于凤军说。
能做到五统一,是由于农资等生产资料由供销社的网络统一配送,堵住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口子。于凤军说:“ 统一进货,严格检测,统一发放到果农手中,严格按照绿色产品的要求生产,从而把农残、药残降到最低。”
于凤军还将合作社生产的蜜桃统一注册了“蒙山脆”品牌,并获得国家级绿色(A级) 食品证书 采摘下来的桃子直接送到合作社,贴上“蒙山脆”的商标,当天就发往全国各大市场了。标准进山来,桃子进城去,最受益的就是农民。蜜桃贴上“蒙山脆”商标后,收购价每斤1元5角,比合作社外的蜜桃平均每斤多卖5角钱。去年,“蒙山脆”蜜桃还成为钓鱼台国宴指定专用水果。
从每年的六月份到十二月份,于凤军与苏果超市合作,将优质蜜桃直接配送到在南京占据着超市业态50%以上市场份额的苏果超市,并将不同品种的密桃直销南京、广州、深圳、东莞的超市 创造了蜜桃按个卖的纪录,每个蜜桃卖到了8元钱。“市场需求空间和价格空间太大了,路子已经走出来,关键是组织农民扩大标准化生产。”于凤军深切感受到标准化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效应激起了农民发展蜜桃的积极性,纷纷要求入社。合作社顺势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将农民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到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已吸引和带动周边4个村的607户农民加入到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蜜桃标准化示范园5000亩,销售果品2000多万公斤,社员中年平均收入达到5万多元,年收入10至12万元的社员达到了60多户,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发展蜜桃果园1.5万多亩,使3000多户果农增收致富。
为进一步满足社员多方面需要,于凤军依托合作社成立了资金互助会,在社员之间开展资金互助吸收社员闲散资金300余万元,去年与市农业银行合作,开展了信贷业务,社员只需凭借社长的签字,就可获得最高3万元的小额银行贷款。目前,银行对合作社的最高授信额达300万元。于凤军表示,今后合作社将吸引和整合更多农户的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力争明年示范园面积达到8000亩。 (张圣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