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富了果王的日子却越过越紧巴 走基层 听民声
果农富了果王的日子却越过越紧巴 走基层 听民声
新华网兰州3月18日报道:(记者陈俊王博)踩着颤巍巍的楼梯,记者来到李恒义的居所——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活动板房。板房搭建在一座老房之上,老房子是老李创办的果农协会的门市部。
甘肃省静宁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栽种苹果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
静宁县从1982年开始发展苹果种植,如今很多农民都因为“金果子”致了富,住进楼房,买上汽车。可当年带头栽培果树,被果农们称为“果王”的李恒义,至今仍和老伴“蜗居”在活动板房里。
“我一辈子没盖过住房,两个儿子结婚的新房都是祖辈留下来的老房子”,今年已经67岁的李恒义虽然居无定所,却正在板房旁边兴建一个占地700多平方米的果业服务中心,仅此一项,就得拿出72万元。老李说,哪怕贷款也得搞,有了这个中心,才有“根据地”更好地推广新技术。
作为静宁县最早的苹果种植户,为了苹果产业,老李从来都是十二分地用心,百分百地舍得花钱。2002年,他成立了静宁县第一个农民技术协会——仁大乡果农协会。协会成员最多时达到1140人,覆盖全乡26个村,同时辐射毗邻的秦安县和庄浪县。
“苗和地都一样,差就差在管理水平上”,为了提高果农的果园管理水平,他自掏腰包聘请著名的果业专家为农民做讲座,给果农们传授果园管理、病害防治、树种选育的知识。
为了种好果子,李恒义订了很多农业杂志和科普读物。爱读书、肯钻研的李恒义总比乡亲们看得远,当广大果农还陶醉在丰产增收的喜悦中时,老李却在为静宁苹果产业的长远发展费尽心机,倾其所有。
随着静宁苹果名声越来越大,市场上出现了假冒现象。李恒义意识到不能再走提篮叫卖的老路,品牌保护十分紧迫。2006年,他与河南灵宝市一家公司合作开发“SOD”精品苹果,并做了防伪认证。除了每个苹果都晒有“SOD”字样的“身份证”,外包装箱上还贴着防伪条码和电话,可以拨打电话证实苹果是不是“正品”。去年,这一盒15只装的“SOD”苹果销售价在150元左右,平均一个就接近10元,果农的收入因此翻了一番。
眼下,老李又在为对付果树“重茬病”绞尽脑汁、倾囊求“妙招”。“最早栽种的一批老果树现在普遍面临苗木老化、重茬病害、土壤退化的问题。”去年,他又自掏腰包从山东烟台引进了“烟富3号”脱毒苗木,并在自家地里搞起了实验。
“脱毒苗子除了抗重茬,生长也快,就是贵些,普通的苹果树苗每棵不过几块钱,而脱毒苗一棵要20元,群众接受起来有困难。所以我现在要先做实验,出了成果让事实说话。”老李说。县委书记王晓军前不久在仁大果业协会调研时,也鼓励李恒义做好脱毒苹果苗示范园建设,以后组织其他乡镇参观推广。
这些年,李恒义把从果业经营上赚的钱全部投入到果业上,在他的努力下,静宁的苹果越销越畅,果农的腰包越来越鼓,可他自己的日子却越过越紧巴。板房墙角的衣架上,是李恒义咬牙花了六七百元买的西装,这是他出远门才穿的行头,“那也是为了到大场合推销苹果”,老李说起西装的花销,还有些不甘。可去年为了往北京推销苹果,运费、路费等花销他就花了3万元。
老李不仅住得憋屈,穿得寒酸,而且还欠着一屁股债。刚开始经营“SOD”苹果时,心眼实成的他上了生意伙伴的当,欠下果农几十万元的账。有人劝他打官司,他却说,花精力打官司不值得,还是抓紧把苹果产业做大,让果农多得实惠。他从银行贷款先还了果农的钱,自己独自担起银行的债务。眼看今年6月银行贷款就到期了,可他一个得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子现在还躺在西安的医院里,急等着5万元的手术费用。
李恒义最愁的还是为果业发展找钱,受资金困扰,去年“SOD”苹果只卖了5000箱。在李恒义桌上的一本破旧电话本里,记录着300多个电话,其中很多都是大企业老总。老李说:“他们都看上SOD苹果的品质,提出与我合作。看到这些机遇,我也着急。但现在没资金,没办法做大。”
自感从没沾过项目光的李恒义向记者透露,“如果政府能给点发展苹果产业的无息贷款,我就感觉太抬举了。”
临别时,李恒义对记者说,“别人光靠卖果子就发大财了,我一辈子搞的是无形资产,没给子孙留下啥。但愿别给孩子拉下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