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安检”关乎市民健康
日前,“新闻深呼吸”栏目记者从田间地头到农贸市场,全程调查了解市区蔬菜供应链相关情况。
新闻调查
安检第一关:基地自检
基地设检测室,三天上报一次自检情况
袍江新区斗门镇斗门村是个风景优美的自然村,这里的村民世代以种植蔬菜为生。绍兴第一个菜篮子工程基地“绍兴斗门现代蔬菜示范园区”就设在这里。4月27日上午,记着随市农业局蔬菜站工作人员前来探访这里的种植情况。
一条蜿蜒的水泥路在连片的蔬菜大棚基地中穿行,检测室与农资站就设置在基地中间,这是为了方便农户来检测以及买农药。在农资站里,整齐地放着各种绿色农药。“目前蔬菜合作社的菜农已经告别高毒性农药,所使用的农药都是低毒性的。比如百菌清是一种低毒性杀虫剂,只要不在7天内反复使用,就可以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当然,如果要达到绿色蔬菜标准,生长期内只能用两次,一次不超15克。”蔬菜基地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高怡芳是绍兴斗门现代蔬菜示范园区自检室专业检测人员,每天基地出产的蔬菜都要经过她的样品检测才能上市。目前最时令的蔬菜是蒲子和南瓜,要大规模上市了。记者正巧看到农户傅来根送来的编号为“1140036”的南瓜样品在进行检测,农药的抑制率在0.97%,远远低于参照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记者看到,检测有一整套程序,蔬菜切片、加入提取液、加酶和显色剂,整个过程需要40分钟;所有检测结果都要填写报表,三天一报,并一式三份,报市检测中心、产地主管单位以及检测点留档。
安检第二关:部门监管
本地菜合格率在96%以上,去年曾销毁两吨不合格蔬菜
绍兴市郊目前有1万亩蔬菜基地,除了能满足绍兴市区和绍兴县的蔬菜供应外,还有近一半能输出到外地。
市农业局每两个月对绍兴的各个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检查,除了城东果蔬批发市场外,还有上虞蔬菜批发市场、诸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国轻纺城果品批发市场、嵊州的浙东农产品批发市场、新昌钟楼农贸市场。
目前本地蔬菜合格率在96%以上,而外埠蔬菜合格率也在94%以上。
市农业局质检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蔬菜的安全生产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把控,要指导农户规范用药,但一些自己种菜的农户因为无法监管,有的人为了早点卖菜,会使用一些高浓度的农药,这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蒲子如果有点苦,那说明农药可能超标,没有分解完,不太适合食用。目前全市农产品质量总体比较安全。去年,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运用市场自检室抽检各类蔬菜1.8万多批次,检出不合格176个批次,销毁蔬菜两吨,较好地从源头上把住了流通环节蔬菜安全关。
但在流通环节的检测中,也发现有农产品药残超标、水产品含违禁药物的现象。去年查获了好几批次的蘑菇有问题,都是使用了荧光增白剂。这些问题蘑菇被移交给工商部门进行处理。
安检第三关:市场抽检
农贸市场都有检测点,流动检测车不定期检测
每天早上6点多,家住鲁迅西路的王大妈都会到大云市场买菜,以前喜欢到小区弄堂的小贩买,自从去年小白菜吃得拉肚子后,再也不去买了。因为大云市场里西侧入口设立了一个市场检测点,买这里的菜放心。
何利琴是东街菜场的专业检测员,4月29日早上7点不到,她像往常一样来到检测室,到菜场去收集当天要检测的样品,每天有30个批次左右。何利琴介绍说,蔬菜采样后,要放入特殊的器皿里,里面有专门的测试液,5~10分钟后,把浸泡过的测试液倒入试管里,加入试剂,看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农药残留超标。目前,市场内销售的蔬菜比较安全,合格率在98%以上,偶然有不合格的蔬菜批次要下柜处理。
市工商局市场处杨处长表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200家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都要建立检测点,主要是检验农药残留和二氧化硫等,目前绍兴区域内大型农贸市场都配备了自检点。工商部门拥有6辆流动检测车,不定期地对全市的农贸市场蔬菜食品进行检测,除此之外,每个工商所都配备了检测箱,定期对属地的市场农副产品进行检查。所有检查记录都录入了电脑,直接汇总到省里,从检测结果来看,绍兴的整体情况在全省也是领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