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直销零对接,离我们有多远?
上个月,因秋雨连绵而居高不下的菜价让市民叫苦不迭,不少市民提出了一个有点“老”的问题:可否让菜农直接与我们对接,让我们吃到便宜些的蔬菜?
今年国庆节当天,温家宝总理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区,了解周末蔬菜直销市场的经营情况。周末蔬菜直销由京郊菜农进城开办,体现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减少环节、惠民利农”的优点。商务部表示,将积极总结北京等地的相关经验,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城市蔬菜零售网络建设,推动蔬菜进城直销。
那么,构建蔬菜进城直销网络的脚步是否已悄然临近?
▲▲▲市民最爱菜农的菜
昨日8点半,老城区金业路附近的一个早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塞满了巷子。
60岁的乔师傅将三轮车停在一住户门口,车上摆着青菜、小白菜和香菜。一车的绿色蔬菜,看起来非常新鲜,路人不由得围了过来。
“俺的菜都是自家种的,可新鲜了。价钱肯定比市场上的便宜。”乔师傅有点骄傲地说,他是洛龙区安乐镇曙光村人,种菜卖菜已有30多年了,如今守着一亩半地,种着七八种蔬菜。
据乔师傅讲,他们村家家户户都种菜,大多都早上推到批发市场或早市上卖。
“进农贸市场摊位必须固定,收费也高。”乔师傅说。
记者在街上转了一圈,发现乔师傅“青菜、小白菜2元一斤”的价格不高,但跟周围菜贩卖的菜相比也不算低。之所以他的菜卖得快,就是俩字:新鲜。
买菜的冯女士说,她买菜的首选是菜农的菜,其次是菜市场菜贩的菜,最后才去超市。另一名市民也附和说,他来买菜先看哪个摊主像菜农——他们的菜通常新鲜又实惠。
▲▲▲直销店模式已推行
既然市民都喜欢新鲜蔬菜,我市有没有省去中间收购、批发环节的直销蔬菜呢?市农业局蔬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目前有两家农产品销售公司在市区建立了蔬菜直营店,还有两三家企业对蔬菜直销模式跃跃欲试。
昨日11点半,记者来到位于西工区解放路靠近凯旋路的“绿悠悠健康菜”直营店。这里的货架上摆放着20余种蔬菜,几名市民正在精挑细选。(如图)该店店长张振虎介绍,公司直营店已开了8家,开业以来一直很受欢迎,虽然利润薄,但方便市民选购新鲜、价低的蔬菜。该店一部分蔬菜是从公司设在邙山镇的蔬菜基地直接采摘的,如售价1.7元一斤的黄瓜,零售价与批发市场的批发价持平。
记者注意到,该店售价1.78元一斤的青茄子,附近菜贩售价2元一斤;售价2.68元一斤的莲豆,附近菜贩售价3.5元一斤。而特价3.58元一斤的蒜黄、4.98元一斤的香菇,比市场上其他店低出不少。货架上的青菜、生菜等叶子菜已经售罄,因为1.5元一大捆的价格实在诱人,一早就被抢购一空。
正在买菜的姜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在体育场路,附近没有蔬菜直营店,她经常来此购菜。“要是能在社区开设这样的直销店,或者流动直销车,我们一定高兴坏了。”姜女士说。
▲▲▲蔬菜进社区有点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对菜农或种菜企业进社区直销非常欢迎,菜农也对此表示了期待。在金业路早市卖菜的安乐镇郑村菜农张师傅说,他们村里有1/3的村民卖菜,最近看电视上说很多地方都推行菜农直接将蔬菜卖到居民区,大家议论说啥时候咱们也能直接进社区卖菜。
“路途远点也不怕,只要能将菜顺利卖掉就行。咱这菜能让百姓享受新鲜、低价呀。”张师傅说。
在涧西区向阳路早市卖菜的菜农肖师傅表示,他愿意到大点儿的社区直销,他担心小社区人少,菜卖不掉。而且,他建议几户菜农集中在一起卖菜,消费者可以比较价钱。
但是,记者了解到,实现菜农直销进社区这种模式并不容易。市农业局蔬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我市种菜较多的地方集中在李楼乡、白马寺镇等地,县区以孟津、宜阳居多,但农户种菜规模相对小,品种也比较单一,习惯于零散销售或直接批发供货。不少农户的交通工具为人力或电动三轮车,人手和运输都存在一定局限。
他认为,由合作社或相关企业来组织直销相对容易实现,但需要交通、商务、社区等各部门打开畅通的渠道。(记者 宋杨 见习记者 赵佳/文 记者 张光辉/图)
■相关链接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9月24日在北京某社区调研周末车载蔬菜市场的经营情况时曾表示,商务部计划在全国推广周末车载蔬菜市场模式,但有几个条件:
一是郊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达,有比较充足的蔬菜供应。
二是城市的交通、工商和城管能够支持,让这种车载销售能够有场所。
三是要组织好,用车载的方法,把垃圾一起运走,卖完菜也要保持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