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糖价弱势 大涨难现

中国糖网 2008-05-14 09:18 糖类
糖价现在无疑处于低位,但却未必是底部。短短一句话也许能够代表不少市场人士的看法。上有本榨季供应过剩的利空压制,下有成本和一些潜在利多的支撑,上下两难的低糖价给市场带来些许困惑,尽管上周白糖盘面曾大幅冲高,但未来究竟是向上还是向下,却仍是个问题。 根据

“糖价现在无疑处于低位,但却未必是底部。”短短一句话也许能够代表不少市场人士的看法。上有本榨季供应过剩的利空压制,下有成本和一些潜在利多的支撑,上下两难的低糖价给市场带来些许困惑,尽管上周白糖盘面曾大幅冲高,但未来究竟是向上还是向下,却仍是个问题。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到4月30日,本榨季云南、广西、广东三地糖产量分别为211.31万吨、894万吨和145.3万吨,同比分别增加45.16万吨、197.5万吨和17.44万吨。仅上述三个主要产区合计产糖1250万吨,相比上个榨季共增产260万吨。如果加上本榨季甜菜糖产量116万吨和上个榨季的结转库存60万吨,并假设海南等其他地区的甘蔗糖产量与上榨季的结转库存合计50万吨左右,同时出于进口加工成本高于国内糖价的考虑,假设只进口30万吨(截止到2月末已进口6万吨),上述几项累加总,供应量大约在1500万吨左右。比昆明糖会时公布的1450万吨的预测值还要高一些。可见供应过剩依然是压制糖价上行的最根本因素。

 

供应与需求永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任何一面我们都不能忽略。需求方面,我们注意到,2003/2004、2004/2005、2005/2006连续三个榨季,国内总需求都保持在1090万吨左右(国内出口量也计算在内),而2006/2007榨季则猛增至1261万吨,同比增15%,2002/2003榨季至今平均年增长幅度大约在5.8%左右。考虑到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势头未变,国内糖价低更有利于出口,并且有奥运会的未知因素支撑,假设本榨季总需求可以保持中间值10%的增长幅度,那么总需求将达到1387万吨。若假设只能达到年平均增长水平,则总需求也能达到1334万吨。再加上前期50万吨的国储收糖,估计供应过剩可能在60万—120万吨之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对于需求的估计可能仍偏保守,因为低糖价对于出口的促进和奥运会的影响仍然可能提供额外的消费支撑。例如在前期广西区经委召开的工作会议上,研究组织食糖出口事宜就成为议题之一。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而商品的价值则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然而西方经济学则主张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在价格的决定权这杆天平的两端,价值与供求关系,孰轻孰重的争论也许还将延续下去。这就提示我们在关注供求关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生产成本的因素。目前云南地区平均的吨糖含税完全成本是3352元,广西地区估计在3100-3300元之间,而目前的产区现货价格在3200-3400元之间,郑糖5月合约在3300元/吨左右。成本、现货、期货价格的接轨可能导致两个结果,其一是现货商套保的欲望降低,库存仓单的压力减小;其二是厂商产生惜售心理,广西部分生产商已经开始不报价。尤其是考虑到3-5月是传统销售淡季,生产商的惜售心理就更加容易令人理解。

 

由于榨季已经基本结束,市场关注的焦点将从过剩的产量转移到销售上来,糖价目前上下两难的现状恐怕也与市场对销售进度的观望有一定关系。从我国食糖消费的结构来看,工业消费比重64%,民用消费比重36%,其中工业用糖的主要方向是食品饮料行业,食品饮料行业通常在二季度中后期到四季度产出维持较高水平。这与食糖每逢6、7月份就进入销售旺季是吻合的。在产量过剩已成定局并且已经在价格上有所反映的情况下,后续的销售情况尤其是旺季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近期糖价的命运。

 

目前的低糖价本身就是对现货价格的有力支撑,排除成本因素,还因为低糖价本身既能起到抑制进口增加出口的作用,又能挤压替代糖产品的市场份额。2006年,玉米淀粉糖售价2800元/吨,对应等甜度白糖价格3700元/吨。当时玉米价格全年平均约1350元/吨,现在的玉米收购价格平均大约1500元/吨,涨幅不低于10%,而白糖价格同比不涨反跌,从2006年3900-5000元/吨的价格跌至如今的3400元/吨左右。由于玉米淀粉糖成本上升而白糖价格下跌,目前等甜度淀粉糖的价格已远超过白糖的实际价格。理论上,即便白糖增产,但如果消费增加,或者价格优于淀粉糖,那么消费仍会由淀粉糖转向白糖。2006年淀粉糖挤占的白糖市场份额估计在50万吨左右,不过考虑到2007年糖价下跌淀粉糖成本上升,失去的部分份额应该已经有相当数量被夺回。至于糖精方面,由于国家对其实行限产限销政策,这对白糖也构成利好。总之糖价低位运行有助于白糖夺回曾经失去过的市场份额,并且在一定的价格波动范围内将优势保持下去。

 

最后解读一下国内的宏观政策因素。国家发改委在一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继续坚持中央确定的“双防”方针不能动摇,把控制物价上涨、防止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和更加重要的位置。笔者认为,压制糖价走高的最重要的政策因素永远是国家抑制通胀、调控物价的决心和意志,国家既不愿意看到糖价大跌糖厂和蔗农大面积亏损,又不希望糖价大涨加剧通胀形势的矛盾心理可见一斑。近日,市场再度传来国家和地方可能再次启动收储的消息,郑糖期价也因此在周二午后出现大涨,对于郑糖主力来说,政策导向无疑是其操作的重要依据。毕竟如果再有几十万吨的收储,本榨季供应过剩的情况就在能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基于上述因素和对政策的解读,笔者认为糖价短期内维持箱体振荡的可能性大,出现连续上涨或者连续下跌的概率小,价格上有阻力下有支撑,上行阻力是现货供应的压力和国家调控物价抑制通胀的决心,支撑是吨糖含税完全成本。